今天是: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6-09 09:06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经国务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通知》指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普查,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通知》指出,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普查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

  《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地区普查工作。普查工作经费以地方保障为主,中央负责中央本级相关支出和中央部门承担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查工作相关支出,并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给予地方适当补助。

  《通知》要求,普查工作人员和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本次普查的具体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数据。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各地区、各部门要广泛深入宣传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为开展普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习近平赴宁夏考察调研 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31017亿美元 外… 胡春华强调 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 “共建一带一路必将给缅中人民带来… 补贴期延长充电桩跻身新基建 多项… 银保监会:香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商务部:外企考虑扩张在华产业链 商务部:4月我国服务出口增长由负…
推荐文章
习近平赴宁夏考察调研 山东省财政兑现复工复产奖励资金1.… 山东省首届高中“云端说明会”将启… 山东胶州:用好考核"指挥棒"激活… 2020年山东省农业保险补贴种类增至… 济南推出"人才有价"评估系统 为… 济南一批学校规划正公示 包括4所幼… 山东首个铁路综合开发平台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