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昌11月18日电题:许平平:追求不“平”
杨道勇、何玲
许平平。
当初,父母选择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希望她在平平稳稳的生活中获得平平安安的幸福。然而,选择了航天事业,纤细娇小的她注定无法远离“风云变幻”和“气象万千”的多彩人生。
2010年,她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毕业后,抛开众多条件优渥的“橄榄枝”,没有继续读研深造,也没有留在都市工作,而是选择走进大凉山,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的一名普通助理工程师,从事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工作。
西昌发射场地处川西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气象条件复杂,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着“十里不同天”说法。航天发射任务的气象保障标准严、难度高、压力大,需要常年驻勤、24小时值班,既费脑又费力。同时,发射场远离市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进驻发射场的第一天,大家都担心这个瘦小的姑娘能不能吃下这个苦。事实却证明,平平不“平”。她娇小却不娇弱,年轻却足够沉稳,小身躯里深藏着不怕吃苦、勇于挑战的大能量。
为了能尽快胜任岗位,她经常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计算机,查看天气实况,分析天气形势,一遍遍地与高低空天气图、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的各类数据打交道;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而是拉开窗帘,看云观天;每晚走在路灯下,心里想的不是家里的父母和爱人,而是夜间的降水、雷暴以及第二天的天气形势;每次重大天气过程结束,她都会拿出半天的时间,来对比分析自己的预报情况,反复思考总结天气过程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周末、节假日,她常常自告奋勇地抢着值班,好给自己加加餐,把值班当做了岗位训练的宝贵机会。
很多时候她的喜怒哀乐都来自“预测是否成真、预报是否准确”。正如她自己所言:“如果我报了有雨,但当天一直没下雨,我就吃不好、睡不香;如果报准了,即使被雨淋都开心。”
她的勤勉与执着,让室里资深的老专家老高工都啧啧称赞。她的努力与认真,也让她迅速完成大学生到航天人的转化:跟岗短短3个月,就完成了一系列岗前考核,成为独当一面的气象预报员,刷新了预报员独立上岗速度的最快纪录;工作不到3年,就成了气象预报团队挑大梁的骨干,在火箭点火前,自信沉稳地为星箭判定腾飞的窗口。
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卫星发射在即,正值发射场区雨季初期,天气系统复杂多变,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又不稳定,是一年之中预报偏差较大的时候,而且窗口时段是一日之中雷雨活动的峰值时段。许平平和同事们一起,一方面紧密跟踪预报资料调整变化,认真对比天气预报与实况偏差;另一方面加紧与地方联合会商,为卫星判定出了优良窗口,确保火箭顺利点火,圆满的完成了风云二号系列卫星的“收官之战”。
参与执行5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20多次担任气象发言人,成功应对多次复杂天气,精准判定火箭腾飞窗口……任务中的出色表现,让许平平成为发射场上一道“不平”的风景,而她在科研学术上的表现,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获总部级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荣誉止于昨日,目标还在明天,及时将成绩归零,才能望向远方,寻到新的起点。”2018年初,刚满29岁的许平平挑起了气象预报组组长的责任,而她的组员有名声在外的专家、有技术过硬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