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国防大学教授:中国军事发展成了谁的“威胁”?
发布时间:2019-09-11 10:08 | 来源:环球时报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前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认为美国在印太地区不再享有绝对军事优势,称中国持续增加的精准远程导弹数量,对美国、盟国与伙伴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的基地、机场、港口和军事设施构成了主要威胁。

    对于报告内容和相关观点须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其中,涉及中国导弹武器实力提升的内容,不拘泥于具体数字偏差,不必否认,不妨承认。进入新世纪,中国军队的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属客观现实,对各军种建设,尤其火箭军的装备和战技术能力发展毋庸讳言。当然,对报告中观点含混不清或不准确的部分须加以澄清,谨防误导。如美国在印太地区不再享有绝对军事优势,这个事实自从有竞争对手建立起核战略威慑能力以来,就已经存在,改变远非始自近期,更不独因中国造成。同时,美国针对任何单个对手的总体优势依然突出,美军的体系支撑能力和各主要军种的实战能力都很强,加上军事同盟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罕有匹敌。此外,对臆想和蓄意鼓噪“中国威胁”的谬论,则须坚决予以揭露并驳斥。有关中国导弹对美国、盟国及伙伴国构成主要威胁的观点,完全是危言耸听、心怀叵测。

    就国家军事建设的性质而言,中国是战略防御型国家,在地区范围内推行防御战略,主要进行的是防御性战略部署。既不存在威胁他国的战略,没有进攻性的军事战略部署,也不曾有威胁他国的历史。就如何解决现有国际利益矛盾问题,中国倡导平等对话和政治解决,从不以武力或使用武力相威胁。任何国家,只要对中国没有敌意,无意干预中国内部事务和蓄意侵害中国主权,则中国绝无与之敌对的军事选项。

    就中国军事实力发展的现实看,说中国已经取得优势,要严格限定区域、局部和领域的范围。中国自身的统一问题还没有解决,有日益增加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通过威慑和采取非战争军事行动,来维护国家军事安全与地区和平的战略需求巨大。至少现阶段,军队的发展现状还跟不上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的使命要求,建设海洋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战略尚处于起始阶段。

    如果非要说“中国威胁”,那可以是指中国针对可能的外部侵略和干预具备了一定的反制能力。中国日益强大的反干预能力,或者说“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可能对潜在侵略者的凌霸行径和地区霸权政策构成了真实的障碍。

    在“第三次抵消战略”框架下,美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和作战概念,均服务于对中国的遏制战略。论据包括美军加强针对中国南海主权的“自由航行”行动,舰机频繁穿航台湾海峡。中国面临的军事威胁才是现实的,迫切到如果没有一定的反制能力,恐怕针对中国和东亚一些国家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早已降临。报告建议美国做必要的战略调整,把战略重心真正转移到印太地区,这种建议从美国的角度看或许不乏洞见,未来也可能成为“再平衡”中国的战略组成部分。(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第81集团军某旅引导官兵在重温历史… 空军聚焦能打胜仗培养飞行人才 锻… 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 重庆市巴南区人武部检查注重实效 … 纸短情长稳“后方”:坚强“军嫂”… 记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侦察营营长李… 许平平:追求不“平”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