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一个寒夜里,毛泽东同志夜伴孤灯撰写文章,指导中国革命的场景……”初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内,几名年轻人伫立在一幅名为《不灭的明灯》的美术作品前,回望那段峥嵘的革命历史,从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这几名年轻人,是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的文职人员。今年以来,他们自发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不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效促进各项科研任务的完成。
“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发起人,是该研究所青年文职人员代文琦。他告诉记者,来到研究所后,他很快被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入职培训时,一名所领导关于“青年该有怎样的学习力”的授课,更是让他深刻感到,作为研究所的“新鲜血液”,青年文职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尽快成长为未来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
随后,代文琦把想要组建学习小组的想法,告诉了好友、同所文职人员宋华华。二人一拍即合,一个名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讨论”微信群正式组建。三人、五人……短短半个月,群内的学习成员迅速扩展到全体青年文职人员。“习近平寄语青年”“图说人生的奉献境界”……每天的学习讨论中,成员们转发的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接连刷屏。
看到青年文职人员理论学习热情高涨,研究所领导也予以大力支持。他们安排政治工作干部,担任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指导教员;依托图书馆设立“理论学习室”,作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场所;统一购买党的创新理论相关书籍,为青年文职人员提供学习教材;每周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设时间段,开展“理论学习日”活动……
这天下午,记者推门走进“理论学习室”,浓郁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
“只有在青年时代努力奋斗,才能成就无愧人生”“如今,我能够走进军营,能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事业,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记者在文职人员刘为文的学习笔记本上,看到了他在学习中写下的感想。
在学习室的另一个角落,文职人员宋华华正在挥毫泼墨。她告诉记者,自己打算利用绘画特长,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绘制一套“峥嵘历史、伟大成就”系列组画。
“之所以萌生了创作的想法,是因为在党史军史学习中,一代代革命前辈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事迹,就像在我的脑海里展开了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
理论学习的热情,不断鼓荡起奋进的风帆。前不久,文职人员冯昊参与某项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工作中,她和战友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科研,以创新理念和改革思维,对试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最终取得科研突破。
“是学习搭建起通往成功的桥梁。”结合这一经历,冯昊由衷感慨,“理论成果一旦对接岗位、融入实践,就一定会彰显出巨大威力。”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该研究所政委于文贵介绍说,虽然目前青年文职人员多少还有些青涩稚嫩,但随着理论学习不断深入,学习成果一定能够落地生根。这些年轻人有望尽快成为生力军,在科研工作中摘得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