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批出8张虚拟银行牌照,本地智慧银行建设大步向前。多名业界人士及专家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指出,虚拟银行或将促使香港银行界在推动普惠金融、金融创新及与大湾区金融融合方面,开创新天地。
近年,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但作为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已发展出相对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监管?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助理院长(教育)兼金融科技硕士学位课程主任李浩文认为,虚拟银行或成为平衡二者的“金融沙盒”。
李浩文表示,相较于传统银行,虚拟银行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扩展速度和规模,或可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但也基于这样的特性,若监管不到位,过往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将发生在虚拟银行身上,甚至会呈现出更大规模。
“所以我不认为香港发展虚拟银行的时机已经晚了。”李浩文说,虽然在虚拟银行领域香港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有了内地等在相关领域的探索经验,再结合香港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虚拟银行的推出正合其时。
作为香港本地三间发钞行之一中国银行(香港),在虚拟银行牌照争夺战中,联合京东数科及怡和集团成立LiviVBLimited,成功获牌。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虚拟银行筹备组组长王澜曾表示,影响虚拟银行成功的关键是时机问题。一般新兴市场会很快接受金融科技创新,但成熟市场则相对较慢,但香港市场具备无限活力,目前推出虚拟银行时机正好。
有银行业界人士认为,传统银行准入门槛高,虚拟银行牌照为金融科技公司打开进入银行系统的可能性。对金融科技公司本身而言,牌照也是对企业资质的一种认证,对企业在日后的投融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李浩文认为,过往传统银行的服务对象更侧重大机构、从事大笔款项交易,在针对个人及小额钱款交易的普惠金融方面,虚拟银行仍有发展空间。
中国银行(香港)营运总监钟向群对记者指出,Livi成立的目标之一便是积极践行普及金融。其产品服务将更加聚焦个人和中小企息息相关的小产品、微金融、改善客户体验,围绕客户在衣、食、住、行、购、娱等日常生活场景,在支持远程开户、灵活发放个人及分期贷款和解决中小企开户难、支付结算难、融资难问题上,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
此外,因其线上运营的特性,虚拟银行可为客户提供不受时间甚至地理限制的服务。钟向群表示,未来Livi将为更广泛的客户群提供全天候7×24小时的服务。
而随着8张虚拟银行牌照的逐一批出,其为香港银行业界及与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带来的活力似已开始显现。
6月,汇丰银行率先取消个人银行账户的最低余额要求及小额管理费,成为香港首家提供免费基本服务的银行,被视为应对虚拟银行竞争的一大策略。其后中银香港、渣打及恒生等大行跟随。
李浩文认为,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虚拟银行带来的好处已经出现,相信未来传统银行在应对竞争压力时,将会从服务和产品等方面进行改进。“未来几年,香港银行界肯定会有一个新面貌。”他说。
业界有意见称,零售业务虽只是传统银行业务的一部分,但其是形成传统银行品牌的基础。从长远而言,新的用户群体或从此刻的改变开始被重新培养。
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明确提出要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强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目标。李浩文表示,虚拟银行将极大推动大湾区内金融活动的自由流动,“虚拟的意思就是没有实际的个体存在,没有边界,这个模式我觉得更能帮助大湾区内金融融合。”
日前,腾讯任命集团副总裁赖智明出任其虚拟银行InfiniumLimited董事长,并表示此举意味着腾讯将进一步强化在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布局,而虚拟银行作为在港业务的关键一环,承担着探索创新和攻坚的重任。(中新社 阮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