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当澳门女孩容韵琳用稚嫩的嗓音唱出《七子之歌》时,人们听到的不仅是儿女对母亲的呼唤,还有要挣脱屈辱的呐喊。
1513年,葡萄牙人欧维士率领船队首次来到澳门附近的零丁岛,临走前,他偷偷在岛上立了一根刻着葡萄牙国徽标志的石柱。后来,葡萄牙的船队逐渐来到了澳门。1887年,葡萄牙强逼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永驻管理”澳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重申,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1986年6月到1987年3月,中葡两国经过四轮会谈,形成了解决澳门问题的一致意见。3月26日,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签署。
30多年前,一群澳门记者远赴北京,先后采访了葡萄牙总统首次访华、中葡会谈和签署《中葡联合声明》,成为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原《澳门日报》副总编辑、澳门历史学会理事长陈树荣是其中一个参与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心情激动:“当年的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985年5月22至27日,埃亚内斯总统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成为葡萄牙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国家元首。陈树荣回忆说:“那次赴京采访澳门记者史无前例的多。包括中葡文报纸及电台、电视台共7个新闻单位11人。”
最令人难忘的是5月24日上午,邓小平与埃亚内斯在人民大会堂见面的情景。陈树荣向记者描述:“会谈进行了1小时,邓小平对埃亚内斯说,中葡之间没有吵架问题,只存在一个澳门问题,这个问题在两国建交时已经达成谅解,只要双方友好协商,是不难解决的。”
埃亚内斯临别时,握着邓小平的手笑容满面地说,很高兴能有机会跟您见面。我会尽我的努力理解您刚才的说话。
此后,中葡双方展开了四轮会谈,历时近9个月。前三轮会谈,均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然而,在中国恢复行使主权的年期上,双方出现了意见分歧。最终,在中国政府的坚持下,葡萄牙同意1999年中国恢复行使澳门主权。
1987年4月13日,中葡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陈树荣与现任《澳门日报》社长陆波作为特派记者,再次赴京采访。
陈树荣回忆:“我和陆波分别挂着不同颜色的采访证,陆波挂的是粉红色的采访证,被允许近距离摄影。但一、二排均站满记者。幸好陆波有先见之明,向《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借了一张铝梯子,居高临下,拍下了一连串的历史照片。”
北京夏令时13日上午11点30分,《中葡联合声明》文本正式签署,大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澳门同胞观礼团共48人应邀出席了签署仪式。
《中葡联合声明》庄严宣布: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陈树荣说:“在我的采访生涯中,这一天是最搏杀的一天,最难忘的一天,最辛苦的一天,也是最光荣的一天。”
陆波对当年的采访也是记忆犹新。他说:“第一轮中葡会谈时,当时的通讯器材还不是很先进,文稿需通过长途电话报回报社,由于长途电话声音不太清晰,遇到专用名词或人名等,还要逐字解释,几千字的文稿读完,已是声嘶力竭。”
陆波回忆道:“声明正式签署那天晚上,我是用图片传真机把11张新闻图片传回澳门的,总共占用长途电话线路1个多小时。当时的长途电话费以每秒计算的,当天的成本可想而知。”
《中葡联合声明》是一个历史性的文献。它在1887年《中葡会议草约》草签100周年后的同一天签订,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但其意义却截然不同。《中葡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在自己的领土上消除殖民主义的痕迹,进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记者 龙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