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7日讯 我国文物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但同时也珍贵脆弱。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在《关于提升文物防灾减灾能力的提案》中总结认为,“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和极端气候历来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古老的文物建筑在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根据张自成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对我国文物造成的损害明显加剧。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甘肃、陕西等地2处世界文化遗产、14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量的文物保护点不同程度遭到破坏。2020年汛期全国近2000处文物博物馆单位不同程度遭受灾害,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2021年汛期,河南、陕西等省份受持续特大暴雨极端天气,2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毁,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350处,主要是屋面漏雨、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垮塌等。
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国文物遭受的自然地质灾害,张自成发现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致灾风险多。我国文物分布区域复杂,许多位于山区、河流、湖泊、沟谷等区域,容易受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等致灾因素影响,遭到较大范围的严重破坏。二是抗灾能力弱。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容易在自然地质灾害中受损。尤其是古桥梁、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建筑年代悠远,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抵御自然地质灾害能力弱。同时,文物修缮中对文物建筑防灾减灾措施缺少针对性指导。三是防灾整体水平不强。一些地方文物防灾减灾尚未作为重要和专项内容纳入地方自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当中。同时,各地基层文物部门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建设薄弱,防灾减灾物资装备保障不够,面对重大自然地质灾害,文物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
文物珍贵脆弱、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产权复杂,防灾减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专业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由此,张自成建议:
健全中央层面协调机制。文物、应急部门开展文物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掌握房屋建筑、桥梁、宗教场所、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数据。探索开展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图编绘,与气象部门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灾害风险预判、防范和统筹部署工作。
纳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推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等有机结合,确保文物、应急管理、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相关各部门分工协作,高效应对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的各类风险。
继续推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抢险及防灾减灾工程。文物部门积极开展灾后文物抢救工作,并继续加大对桥梁、城墙、石窟寺、岩画等类型文物的保护修缮和防灾减灾工作指导,确保文物得到及时、妥善修复,不断加强其抗风险能力。
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部门继续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以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工作模式探索为突破口。同时,文物、科技等相关部门,指导各专业单位继续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新技术应用等,研发文物建筑重大安全风险的早期发现、系统防控、应急处置技术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