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2022除夕为啥不是年三十?民俗学专家解读
发布时间:2021-12-23 10:06 |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上官云)日前,“2022除夕不是年三十”登上热搜。对此,民俗学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腊月是有29天,这是一个历法上的概念。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关于除夕,一个比较常见的说法如下: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这里,“除”有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王娟解释,中国古代的历法,主要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来计算的。其中,月亮的阴晴圆缺比较好观测,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一般来讲,一个月大概是29.5天。

但是,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就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同时,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是朔日,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需要通过科学推算加以确定。

“而除夕的时间呢,指的是农历每一年的最后一天,不是指腊月三十。所以,按历法计算,今年腊月是小月,有29天,那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没有‘年三十’。”王娟说。

不过,人们对除夕消息的关注,也源自对它的重视。除夕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在民间传说中,它的由来与“年兽”有关。每到农历年最后一天的午夜,年兽会进攻村子。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教会大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此驱赶年兽,由此演变为“除夕”。

资料图:此前,正值农历除夕,湖南凤凰古城的居民贴春联迎接除夕的到来。<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 href='/'><p align=

资料图:此前,正值农历除夕,湖南凤凰古城的居民贴春联迎接除夕的到来。中新社记者杨华峰摄

当除夕来临,许多人家会早早起来,在大门口贴上春联。春联也叫春贴、桃符等等,抒发对新年的期盼。

据说,过年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变得既精美又富有艺术感。按使用场所分类,春联又可分为框对、春条、斗方等。

过年时,人们在屋门、墙壁等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时也会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气倒(到)了”。它也可以制作成各种精致图案,有寿星、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等。

在各项年俗中,年夜饭是重头戏:白天,人们就开始准备做年夜饭的食材。

热菜、凉菜、美酒……吃年夜饭,是过节气氛最热闹的时候。桌上的菜品很丰盛,有的会有火锅,象征着红红火火;或者有鱼,寓意“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在王娟看来,年夜饭吃什么、怎么做,其实都是表达感恩之情、表达对好运的期盼。(完)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文化艺术赋能“东亚文化之都” “… 加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打造文化精品 展现湾区魅力 “国潮”崛起,为坚定文化自信添砖… 蕉城:文化进万家 温情暖人心 “戏曲进乡村” 古浪开展文化惠民… 文明润心田 文化涌春潮 大秦雄风 文化盛宴
推荐文章
“习近平的2021”:百年之际的“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为科技政策扎实落…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贺一诚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林郑月娥 “商仓流”一体化发展 临沂商城实… 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山… 2021第二届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力… “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