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广州南沙黄阁百年祠堂曾是抗日秘密据点
发布时间:2021-03-26 09:5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州南沙黄阁百年祠堂曾是抗日秘密据点

 

图为张润超在曾经的榕山小学 李夏同 摄

 

中新网广州3月25日电 (王坚罗瑞娴)记者日前跟随广州黄阁镇大井小学退休校长张润超,探访了当年这个传播革命火种的所在地——曾经的榕山小学。

在张润超的带领下,记者从大井村的小路上一步步接近,来到了曾经的榕山小学。张氏宗祠修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是砖石结构,三进三出,分为前殿、天井和后殿等三部分。祠堂被打扫得非常干净,门上的雕花、地上铺的青石板、墙上镶刻的碑文无一不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1937年,张氏宗祠从原先的私塾改为榕山小学,榕山小学由黄阁镇大井村村民张志鸿正式创立,本村的孩子们不花钱就能学习知识。张志鸿并不是一名“平平无奇”的黄阁本地人,7岁就进入私塾念书的他在1933年到香港读英文书院。在英文书院读书期间,他和陈残云成为好朋友。

图为张润超在曾经的榕山小学李夏同摄

图为张润超在曾经的榕山小学李夏同摄

抗战爆发后,张志鸿在1937年创办榕山小学,邀请好友陈残云和刘公亮到榕山小学教书。

当时陈残云在广州市区创办《广州诗坛》,一时间,进步的文化人云集广州,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日救亡文化中心。后来由于遭受不断空袭,陈残云应张志鸿之约,来到黄阁的榕山小学,负责全校的语文课,兼对外宣传。

彼时的黄阁由于地处番禺、东莞、中山三地交界处,属“三不管”地带,是日伪势力管控相对薄弱的地区,这给抗日爱国人士开展敌后斗争创造了条件,成为逃亡的地下党员们一时绝佳的避难所。

当年,一大批热血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黄阁榕山小学和黄阁中心国民学校,在文化战线上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这两所学校的创办人都是黄阁镇大井村人张志鸿,在张志鸿的支持下,两所学校宣传抗日救亡理念,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也掩护了众多革命志士。

在黄阁教书期间,早前已参加《中国诗坛》创作和编辑工作的陈残云,第一部诗集《铁蹄下的歌手》便是在榕山小学任教期间编辑完成的,于1938年2月出版。此外,他还创作了《怀念远方》《告诉孩子们》和《最后的光芒》。在战火滔天中,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黄阁播种不少革命的好苗子,并用文艺作品逐步点燃了百姓心中的抗战意识和爱国热情。(完)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会见韩国驻… 如何让影视作品获得更公正的评价 悠悠古刹苏巴什 内蒙古欲在2022年底全面消除当地石… 双男主剧成流量制造机,主演一半非… 梵高油画《巴黎公园风景》首次亮相… 中国网络文学行业迭代升级 国家非遗“平定武迓鼓”:响在“深…
推荐文章
江苏以体教融合促青少年健康发展 北京冬奥会主物流中心场馆运行团队… 四川省拟修订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不… 云南省军区瞄准“十四五”规划集智… 广东省中山市百余应征青年申请戍边 第73集团军某旅与空军某部展开攻防… 精准助学、结对帮扶,持续助力教育… 不算总分 不搞排名 “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