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夕,在北京代表团举行的第二场媒体视频连线采访中,吴晨、齐玫、任鸣和侯湛莹四位代表就即将带上会的议案、建议接受记者提问,内容聚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数字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戏剧人才建设等话题,代表们积极履职建言。
“京杭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成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长期关注北京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应以重点河段、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大运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形成运河沿线文化特色地区,探索实现运河区域复兴的创新之路。
如何擦亮大运河这张历史文化的“金名片”?吴晨提出了一条思路:文化引领、生态优先、产业升级、活力彰显。文化引领,就是活化运河沿线文物,实现古为今用;生态优先,就是全面提升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品质,逐步实现水系连通和滨河绿道贯通,构筑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就是依托运河文化带打造精品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文化领军企业;活力彰显,就是打造兼具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的运河商业文化体验街区。
“比如,历经700年风雨的平津闸是大运河的重要历史见证,闸口周边的龙王庙、将军庙以及河畔300年树龄的菩提树,都是打开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内涵的金钥匙。”吴晨说,大运河文化带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部分。
如何更好保护古都风貌?吴晨认为,62.5平方公里的北京老城,是源远流长的古代都城留下的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对老城的保护应该遵循整体保护、积极创造、全面复兴的原则,在不断挖掘、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创造新的、适合首都的文化。
“在北京,不同片区有不同的美,比如皇城是壮丽之美,胡同是幽静之美,商业场所是繁华之美,希望通过整体保护呈现给市民更多的功能。”吴晨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蕾叶晓彦赵莹莹潘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