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政策助推融合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0-12-11 09:57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在“云音乐会”欣赏高雅的交响乐,在“云展览”与兵马俑等国宝隔空见面,在“云直播”感受紫禁城的春夏秋冬……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了发展目标、思路和主要任务,数字文化产业有望进一步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培育新型业态 激发产业创新潜力

《意见》提出,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数字文化产品具有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网民付费习惯的养成,数字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故宫博物院讲解员在直播中为观众进行介绍。视频截图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当前的形势下,《意见》的出台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接受人民网文娱部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和文化是两大关键词,前者强调技术的突破,后者则是其中的核心和内涵。

《意见》还突出“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从培育云演艺业态、丰富云展览业态、发展沉浸式业态等方面,引导激发产业创新潜力。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67%,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文化、旅游、通信等行业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文化产业呈现了供需两旺特点。

打造原创IP 加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用数字技术复原古人书房窗外光影鸟鸣。人民网 孟丽媛 摄

戴上VR眼镜,“走进”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中;轻点手机屏幕,就可以查看精美文物的细节……随着信息化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搭上数字快车,受到大众欢迎。

《意见》中专门提出,要加强内容建设,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化。

“版权就是IP,没有版权的开发保护,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梅松表示,文化内容的最后呈现,是以版权形式来固化、确权、开发和延伸。科技为文化插上了起飞的翅膀,文化赋予了科技根本的内涵。科技手段再先进,没有深度的文化内容的挖掘,也是不行的。

谈及目前存在的短板和挑战,梅松认为,首先是观念跟不上。“目前更多还是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方法,比如博物馆,可能更注重线下建设,那么线上的博物馆怎么建?已经有不少创新和探索,但是还没有实现根本的突破。”

“另外,文化和科技如何才能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主动响应、谋划,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梅松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敏认为,应把握人工智能、物联网、5G网络等前沿科技对数字文化产业带来的变化和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深化融合发展,加快虚拟现实、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开拓全新的消费领域、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

在梅松看来,目前的发展更多还是停留在数字层面。“我认为未来应该通过数字技术加上更多高科技前沿技术,再结合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表达,来打造智慧文化产业,这应该是下一步要去努力的方向。”梅松表示。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南粤热土上的脱贫攻坚故事 始椎类最“长寿”化石刷新认知 灭… 切实加强文学评论工作 推动当前文… 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在富阳颁奖 《2020强影之路》白皮书:聚焦新变… 山西发现周朝王卿高级贵族墓地 出… 中国共产党中国文联机关第五次代表… 国产动画老IP如何迎接新观众
推荐文章
多项金融数据回暖 着力输血实体特… 险资年内"超配"国债 10月末余额… 11月M2增速反弹 新增社融超预期 经济日报:理性看待当前粮食价格上…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 M… 贵州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江苏跟踪审计企业减负政策 商务部发布《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