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始椎类最“长寿”化石刷新认知 灭绝时间比现有记录晚3000万年
发布时间:2020-12-10 09:52 | 来源:科技日报


12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刘俊研究团队研究报道了一件产自山西阳泉晚二叠世(距今约2.54亿年)的始椎类化石新种。始椎类是一种原始的爬行型类,属于羊膜卵动物的基干类群。这次报道的新种被命名为阳泉长寿螈,打破已知始椎类化石最“长寿”纪录,亦是目前为止此类化石在华北板块乃至东亚的唯一记录。相关成果发表于《化石记录》杂志。

 

始椎类生物的体形颇为庞大,具有尖利的牙齿,体形类似现代的鳄鱼,是当时河流湖泊里的顶级捕食者。此前这些化石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地层中。这件二叠纪晚期的化石标本只保留了头骨的一部分骨片,研究人员研究比对了很多原始的四足动物类群,最终确定它属于始椎类,这个结果很令人惊喜,此前认为这类化石在早二叠世晚期就已经灭绝了,这个新的记录比其他已知记录晚了近3000万年,刷新了我们对这一类生物化石分布的认识。

 

研究团队于2018年—2020年对山西阳泉的二叠—三叠地层和生物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工作。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的二齿兽类新种白氏桃河兽也是出自这一生物群。这次阳泉长寿螈的发现,更加丰富了这一动物群的组成。

 

阳泉长寿螈能够存活在晚二叠世的华北地区,与石炭—二叠纪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始椎类是一类典型的适应热带丛林气候的生物。在欧美的石炭纪古赤道附近分布着大量的热带湿润气候下形成的煤层沉积,这也是发现始椎类化石最多的地区。但随着二叠纪全球气候的恶化,湿润的热带丛林逐渐被干旱的热带荒漠所取代,这导致了始椎类化石分布的迁徙和碎片化。晚二叠世最晚期,华北板块是少有还保存热带丛林环境的地区,这为始椎类化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避难所”。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电视剧高质量… “2020厦门·俄罗斯电影周”启幕 … 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钱从哪来?如… 违法发掘古墓葬 国家文物局约谈淄… 汉语盘点: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 温宿塔格拉克村 单霁翔出新书“带你走进故宫”
推荐文章
广州市首家省一级海峡两岸交流基… 台湾商业服务业景气持续走低 “两岸经济界企盼深化交流合作” 国台办:坚决反对美国对中国台湾地… 台湾11月对大陆出口续创历史新高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季在厦门开幕 为… “跨越海峡的青春之歌”历史图文展… 澳粤港台青年企业家峰会在澳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