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
发布时间:2020-11-12 09:42 | 来源:新华社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不同机缘之下,它们有的成为馆藏文物,有的则在市场流通、被民间收藏,成为社会文物。  

为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10日在上海启动。围绕民间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本次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问:本次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是什么?选择上海有何考虑?  

答:社会文物管理工作,主要致力于民间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承,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民间文物收藏发展迅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收藏群体逐步由小众走向大众,文物市场规模稳居世界前列,民间收藏文物渐成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热点,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国民间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在保持总体稳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入到了亟待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民间文物保护利用不足、流通渠道不畅、信用体系缺失、市场环境无序等问题凸显,亟待通过系统性综合改革去推动解决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上海是民间文物收藏重镇,文物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市场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相关各方改革积极性较高。希望通过本次综合改革试点,为解决长期影响民间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积累经验,为文物收藏与流通经营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把市场活力激发出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聚焦创新扶持政策和优化监管服务

问:本次综合改革试点的力度非常大,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这次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是聚焦创新扶持政策和优化监管服务,推动上海市在社会文物管理政策、促进机制、开放路径、服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10余项重要举措涉及社会文物管理的多个领域,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概括来说,主要涉及4个方面。

——加强收藏文化培育和鉴定服务供给。将组织实施文物收藏知识的宣传普及项目,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鉴赏知识的公共宣传,同时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保管、修复的专业化服务,引导公众理性、合法收藏。建立文物公益鉴定服务常态机制,探索文物鉴定的市场化供给,试点建立文物鉴定师认定体系,探索文物鉴定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新模式。  

——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和提振市场信心。在上海市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文物市场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登记交易制度试点,探索文物流通管理服务新模式。对信用良好纳入红名单的市场主体,探索简化文物拍卖标的审核许可等环节,经登记后可直接入市交易。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和市场环境净化。缓解文物流通领域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发展倒挂问题,使文物市场体系的结构更合理。研究将古玩旧货市场的文物经营商户纳入文物商店资质管理,探索分区专营和商品标识制度。健全文物拍卖市场退出机制,推进优胜劣汰,支持上海扶持形成若干文物拍卖品牌企业稳健成长。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文物拍卖企业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  

——助推建设交易中心和促进融合发展。在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等地建设社会文物集散地,打造文物流通全链条一站式综合体。探索授予电子商务平台文物经营资质,重点培育在线展示、交易、定制等新业态。支持发展文物艺术品物流、仓储、保险等专业配套服务。创新文物进出境管理服务,简化文物临时进境延期复出境审批程序,试点文物进境登记管理制度。

由“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

问:对本次综合改革试点的目标,我们有何设想?  

答:我们希望通过3年的努力,使上海民间文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由“先行先试”逐步走向“先行示范”。推动群众收藏更加理性,使收藏需求有序释放;推动企业经营更加规范,诚信意识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品牌领军企业稳步成长,违法失信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主体的结构更加合理;推动市场环境更加清朗,市场信心大幅提振,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全方位树立起社会文物管理的“上海标杆”,为社会文物管理全国范围内的改革积累经验。(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施雨岑、孙丽萍)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社会文物管… 2020呼伦贝尔冬季冰雪旅游发布会在… 西方插画师作品展亮相清华大学 著作权法修改加大侵权惩治力度 拟… 吴为山在国家大剧院开讲:以雕塑为… 2021北京图书订货会全面启动 亮点…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蜻蜓写作:精选小学生作文名家点…
推荐文章
德州5家企业拟入选省“十强”产业… 德州5家企业拟入选省“十强”产业… 前三季度新增减税降费1329亿 山东… 济南市加强“智慧矫正”建设专项经… 山东多措并举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发… 济南新版老楼装电梯指南:不再要求… “康养济南”新名片:产业实力雄厚… 济南“三环时代”由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