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至27日,第八期儿童戏剧教育师资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多位文学和戏剧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儿童剧创作中的难点、创作性戏剧教育、从儿童戏剧探索艺术素质的培养等主题进行了讲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以《摇摆:作品运行的动力学》为题,深入剖析了“摇摆”作为人类产生情感共鸣的基本状态。他指出,这不应仅被视为一种创作方法论,其实更是一种哲学。
著名剧作家、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冯俐则分享了在创作中拿到“命题作文”是如何突破固有思维定式,敏锐捕捉到隐藏在“不合理”之下的“合理”,在各种规定情境中完成自己的表达。她表示,要把有限的生命寄放到无限的艺术生命中,把作品当成此刻的唯一,源源不断为作品注入鲜活真实的生命力。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教授姬沛强调,创作者要重视戏剧中的“诗化意象”。“作者要表达寄托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转变成可视、可听、客观存在的形象,其丰富的意蕴像诗那样凝练、优美、抒情,让观众体会到诗般的美感,这是所有艺术创作者在美学上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她认为,在儿童剧中,灯光、颜色的搭配应该更加丰富,因为灯光颜色也能够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董事长董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平分享了近年来儿童戏剧创作中出现的新题材、新特点。他们认为,近年来,儿童剧的创作从剧本题材上有所突破,开启了新题材的创作,旧题材也开掘新意以艺术形式重析故事。此外,他们也指出,儿童剧的创作要不忘初心、保持纯真,从多视角下功夫,让剧目具有故事性、文学性的同时,保持艺术趣味性。
本次培训由由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剧委员会、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据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剧委员会秘书长马莉介绍,培训班将理论与实践示范相结合,旨在系统提升儿童戏剧教育教师的教学理论和实操水平。(李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