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玦形龙 |
浑厚圆滑的玉玦形龙、线条优美的玉勾云形器、形似笔筒的玉斜口筒形器,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序厅,3件具有代表性的红山文化玉器映入眼帘。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中,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是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及墓葬群,发现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陶器。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通过160余件珍贵文物和动画、3D展示等多媒体手段,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基本脉络和独特内涵,揭示了其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展览恰逢牛河梁遗址重启发掘,是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为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
展览第一单元名为“礼重在祭”,分为“筑坛设祭”“女神庙堂”“彩陶祭器”和“雕塑人神”四部分,介绍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和出土文物。红山文化发现多处祭祀遗址,其中牛河梁遗址内同时建有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墓群,是最高等级的祭祀遗址。此次展览中有多件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残件,此外还有体现熊、鹰等猛兽猛禽特征的动物塑像残件。
展览第二单元“唯玉为葬”包括“积石为冢”“治玉成器”“美石琳琅”“雕刻琢磨”和“灵韵亘古”五部分,重点展示红山文化的积石冢墓以及随葬玉器的形制、材质、工艺和纹饰。红山文化墓葬为积石冢形制,墓内随葬品多为玉器,极少见石器和陶器。展厅里复原了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这座大墓的主人可能是掌握神权的巫者,随葬玉器7件:头部两侧各放置一玉璧,右胸侧置一勾云形器、一玉箍,右腕套一玉镯,双手各握一玉龟。
作为新石器时代玉礼器的典型代表,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可分为20余种,其中以环、璧、斜口筒形器、勾云形器和动物形器数量最多。玉龙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躯体呈C形,头部似鹿,附长脊;另一种躯体呈玦形,头部似猪或熊。此次展览共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玉龙8件。序厅中的玉玦形龙是此类玉器中体形较大、形制规整且唯一雕有牙齿的一件,是辽宁省博物馆久负盛名的珍品。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碧玉C形龙也出现在展厅中,它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此外,观众还能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玉龙凤佩,琢磨细致的玉双连璧、玉三连璧,惟妙惟肖的玉鸟、玉鳖、玉蚕、玉蝗等。
第三单元“文明曙光”由“来龙去脉”和“多元交汇”两部分组成,阐释了红山文化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较早文化的传承、吸收、发展以及与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广泛交流。
在展览尾厅部分,设置了红山文化考古大事记时间轴和《红山文化》专题纪录片观影区,让观众了解考古发掘历程及前后的故事。
此次展览闭幕时间为2021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