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展品被“熊孩子”破坏,博物馆的“治愈良方”来了
发布时间:2020-07-20 09:26 | 来源:上观新闻


因为一件精美的展品在展出过程中被熊孩子损坏,上海玻璃博物馆近期冲上了热搜榜。而就在7月18日,上海玻璃博物馆给出了针对“熊孩子”的“治愈良方”。

当天,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官方公众号正式发出礼仪工作坊报名的征集,并表示这贴“良方”用来专业治愈博物馆内“摸一摸”“蹭一蹭”“靠一靠”等疑难杂症。

“博物馆始终以教育、研究、展示为职责,追责等后续事宜是保险公司的职责,我们不越俎代庖。”在馆方看来,当遗憾变为愤怒,一些网友给犯错的孩子打上“犯罪者”的标签,并大声喊出“禁止小朋友参观”的时候,作为博物馆人,觉得画风逐渐走偏。

馆方表示理解孩子们在参观中“摸一摸”的冲动,“为什么会想要摸一摸?用触觉感知这个世界,是人类的本能,更何况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他们甚至会捡起地上的小垃圾放进嘴里尝尝味道,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馆方也强调了学习“博物馆礼仪”的必要性。“去别人家做客要懂礼貌,上课要有课堂纪律——这些是小朋友们对礼仪现有的认知。同样的,参观博物馆也要遵从博物馆礼仪。不要触摸展品,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展厅内饮食,不要翻越围栏……”

这些“博物馆礼仪”如果直接念叨给小朋友听,显然不太会有效果。“如果知道了创作一件艺术品的艰辛,陈列保护展品的背后故事,还会无动于衷吗?”为此,上海玻璃博物馆决定推出公教活动——礼仪工作坊2.0版。“在我们的世界里,孩子决不是潜藏的破坏者,通过引导,他们也可以是博物馆的守护者。”

礼仪工作坊究竟长什么样?馆方介绍,它是一场专为小朋友设计的“冒险通关任务”。“需要小朋友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辨别文明行为和危险行为,了解博物馆的红灯物品,学习保护展品的科学知识,最后集结成为守护者联盟,获得荣誉奖励。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准确的判断力,还会考验口才、反应力和勇气哦。让孩子们在闯关冒险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

这个举措也得到了不少家长的点赞。有网友表示:“非常赞博物馆的这种疏导的做法,这才是教育。我要带孩子来报名!”

这贴“治愈良方”是否有用还有待时间验证。但对所有人来说,都希望展品被毁的悲剧不再重演。(李君娜)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哈尔滨芭蕾晚会《重逢花开时》在线… 沈阳四大博物馆馆长联袂向全网推介…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就当前汛期… 展品被“熊孩子”破坏,博物馆的“… 截然不同的画像,哪一幅才是“历史… 打破次元壁 唱响京剧美(舞台风尚… 新疆哈密发掘62座唐宋墓葬 填补斜… 戏剧教育专家:儿童戏剧是素质教育…
推荐文章
英国大学出台新举措帮助中国学生入… 《世界遗产在中国》摄影展在东京开… 2020年脱贫攻坚督查启动 中芯登陆科创板 半导体或迎“上市… 河北将遴选“银发人才” 发挥优势 … 文旅部出举措推乡村游,多地恢复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 禁… 国家防办部署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