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收藏三十年”《笺墨记缘——我的收藏三十年》新书分享会日前在朝阳公园2020北京书市举行。本书作者、著名收藏家方继孝先生与广大读者分享了自己三十多年来收藏名人笔迹信札的精彩故事。
方继孝在《笺墨记缘——我的收藏三十年》中,讲述了他收藏历程中最精彩的25个故事,其中包括收藏陈独秀、胡适、陈寅恪、钱穆、王世襄等名家手稿时的奇遇,以及对这些手稿的文献价值、社会价值、历史背景的解读。此书也揭示了1980年以来,中国私人收藏市场的交易真相与收藏者的成长历程,上市以来,受到广泛关注。
1983年前后,方继孝在北京月坛公园附近的一所学校当语文老师,那里刚好也是当时北京集邮爱好者的聚集地之一,方继孝工作之余时常去看一看,从此走上了文化收藏的道路。1987年,方继孝听说月坛市场一个经营邮票的卖家从某单位收来一口袋旧信封,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冰心的亲笔信、人艺当时的院长曹禺的亲笔信,还有《红日》的作者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梁斌、《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等等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家的亲笔书信,而且每个信封里面还有他们一张简历表。方继孝一下子被吸引了,他仔细翻看,原来这些书信是1980年前后,各出版社想要将当时一批知名作家1966年以前出版的书重版时,与作家沟通联络的信件。方继孝如获至宝,花600多元将其全部买了下来。最后,他从中整理出两三百位中国知名作家亲笔填写的简历表,有的还附有亲笔信。自此,方继孝便将目光锁定在名人手迹收藏上。
此后直到1989年,方继孝又在月坛、什刹海、潘家园等处,继续沙里淘金,“淘”到数百件藏品。讲座现场,方继孝感慨道:“从1989年一直到现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已经把1919年至当代文学绝大多数、哪怕很小众的作家手迹都找到了。”
从事名人手迹、信札收藏30多年来,方继孝始终认为:“收藏这一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文化积累、有知识储备,要懂书法、懂篆刻,甚至还要熟悉这些名家的手迹。”他建议普通玩家入行需谨慎,他在现场坦言:“当今收藏市场的环境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不一样了,对收藏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记者 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