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为迈向文艺高峰而不懈努力
发布时间:2019-12-16 09:1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雪地情(中国画)
  孙震生

  极地科考·雪龙号驶进北冰洋(油画)
  时卫平

  聚焦新时代的主题性创作,是今年美术展览的亮点所在。不少媒体和观众发现,国庆前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400多件参展作品,有100多件现实题材新作,占比近三成,其中超过70%的作品,表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重大事件。这些新作,全部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成果。近期,该项目举办创作总结会,各方代表集聚一堂,总结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验和规律,探索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精品化之路。

  为时代

  努力筑就文艺高峰

  “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嘱托。

  如何以创作史诗的雄心和能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题材特别是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引导和扶持,推出一批优秀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和中青年创作人才,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2016年启动。

  3年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分别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举办了5个为期两年的脱产创作研究班,近180位中青年参与创作,共完成作品134件。

  为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创作选题方案几易其稿。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介绍,组织方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拟定的创作选题,重在反映改革开放40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仅充分听取了美术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还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创作选题的确定历时近一年。

  选题规划和创研机制还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据选题工作团队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介绍,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团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发展、新变化,不断补充选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选题拓展为79个,最终创作了97件作品,真正做到了美术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创研班强调严把质量关、导向关,在最大范围内调集师资力量,实现了专业团队护航和优质资源充分共享——3次集体草图评审、3轮创作验收,调动专家累计400余人次,以确保国家级创作项目的水平。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队文化工作系主任李翔对此感受深刻:各个创研班保持沟通联系,互通有无;教学内容设置不拘泥于创作一幅作品,重在以“八面来风”和“头脑风暴”,为学员打开思维之门。

  心系人民、书写时代的创作思想贯穿始终。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说,此次创作项目“既是丹青反映新中国的最新篇章,更是丹青描绘新时代的形象体现,堪称新时代中国美术的一次重大丰收。这批作品在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面向公众展示,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美术界进一步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也坚定了立足时代、攀登艺术高峰的正确导向”。

  许多美术界人士希望文化和旅游部持续组织类似创研班,培育和壮大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人才队伍,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努力筑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贵德艺

  精神之风山高水长

  政府重视、院校踊跃、教员倾力、学员投入、上下一心,此次创作项目中的每个人,都高度重视这个国家工程、创研重任,所形成的良好风气,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影响深远。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创研班的指导老师紧跟全程,在每个环节都和学员一起深入交流;学员更是不断深入生活,实地调研、写生、收集创作的第一手资料,几易其稿,始终用志不分。

  近九十高龄的全山石先生,数次登楼,亲临指导;靳尚谊、詹建俊、邵大箴等先生授课之余,还一对一指导;盛杨、曹春生先生,认真评审每件雕塑作品,从早忙到晚,不辞辛劳;教师孙景刚为学员的创作先后撰写十数篇点评,写人写画,情意真切;为创作《抗震壮歌》,学员李卓深入基层连队,和官兵同住、同吃、同劳动、同操练、同欢乐,把真实的角色感带入画面;学员于振平创作《阳光下的誓言》大画时,从架子上摔了下来,尾骨骨折,却坚持作画……

  感人的点点滴滴,通过创研班传播开。在许江看来,这既鼓大家的劲,又暖大家的心。他不断慨叹:创研班使我们成为一家!创研班使中国艺术精神之风山高水长!它的意义已然超出一张画的创作,对一代人的为人从艺有深远影响。

  德为先,艺为本。“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为提升这一能力,在草图审读阶段,中国美术学院便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有深入生活的“一面墙”素材汇报,并明确提出“三人”要求:见人——凝练生动的人物故事;动人——揭示富有历史内涵、时代气息的动人的人物关系;感人——塑造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这一形式,收到很好的效果,被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创研班等借鉴吸收。学员逐步完成了从“要我画”到“我要画”的转变。

  这是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留下的精神财富。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这是一个艺术创作工程,是一个塑造人的工程,更是一个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工程”。

  重全局

  艺术宏旨放眼未来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开展,着眼于新中国美术乃至世界艺坛的现状与全局。

  134件现实题材新作,让丹青中的70年更为完整、更为全面。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认为,这些鸿篇巨制,在新中国成立70年美术作品展览上,填补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家历史叙事美术创作的空白,使美术作品中的新中国70年历史叙事,获得了完整而饱满的展示。

  多元艺术格局中,政府部门对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高度重视,重申坚持现实主义、多向度探索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必要性。重大历史题材等美术创作,曾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在尚辉看来,重振主题性美术创作,当前仍面临不少学术困难,其中既有作者的修养与技艺问题,更有艺术创作的思想与观念问题。此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在实践层面积极推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发展,在理论层面兴起了探讨“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的新课题。

  项目的实施,更彰显了新中国美术探寻自主发展道路的文化自觉。随着观念艺术、数字艺术等艺术形态的兴起,世界各国的艺术家纷纷投身“国际化”潮流,传统艺术、民族艺术渐渐被忽视。在世界艺坛“架上绘画”整体式微的大潮中,开放的中国一方面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一方面亮出鲜明的文化主张。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实施,可谓主流美术的高歌猛进,是美术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自主探索。

  立足全局,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充分肯定创作项目的成果:导向鲜明,主题突出,机制创新,保障有力,以高度组织化的方式,带动了主题性美术创作和教学理论研究,实现了出精品、出人才的“双丰收”。

  目前,选题还在补充,部分作品还在打磨,美术工作者正在书写新时代的视觉史诗,为迈向文艺高峰而不懈努力。精彩还将继续……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5日 08 版)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 多名作家评论家研讨《海祭—从虎门… 叮当鸳鸯板 漫漫传承路 中国、马来西亚教育项目获2019年文… 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开幕 展敦煌数字… 遥想霞客在金华 《弈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
推荐文章
“手上的族谱”:台湾少数民族排湾… 澳门原创粤剧《镜海魂》文化现象的… 三代人 二十年——澳门回归的“记… 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成立 致力… 教育部:内地与澳门教育交流合作生… 沈跃跃出席澳门妇幼发展成就展开幕… 崔世安勉励特区政府团队为澳门作出… 国际服务贸易创新研讨会在里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