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昔日影视取景地,今日旅游好去处
发布时间:2019-11-06 09:59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中国,摄制影视作品除了可以在横店、象山这样的大型影视基地,更可以在广袤的大地上找到适合的取景地,从一座城市到一个山村,从一座府邸到一个院落,从天寒地冻的雪乡到四季如春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从山城的解放碑到宝岛的“101”、澳门的“大三巴牌坊”……它们先是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后来出现在各地游客的朋友圈中,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也成为各地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城市品牌、提振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在影视剧和节目给取景地带来知名度、游客的同时,当地应以何种姿态和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和后续的发展,值得深思。

从荣国府到乔家大院 “影视+”红利如何持续

有知名影视剧加持的景区拥有其他普通景区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事性”,如何充分利用“影视+”拓展旅游产品品类、扩大收入来源,成为这些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说起国内“影视+”旅游景区,河北正定不得不提。

1983年,央视筹拍电视剧《红楼梦》,希望能和地方政府共建荣国府临时外景基地。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敏锐地洞察到这是一个能让正定旅游得到突破的机会,他认为如果将荣国府建成永久性建筑,而非临时摄影棚,那之后随着《红楼梦》的播出,正定的旅游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1986年8月,历时1年8个月、投入35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荣国府顺利竣工。1987年,随着《红楼梦》的热播,正定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当年就有130万人次前来参观旅游,门票收入达221万元,旅游收入更高达1761万元。上世纪80年代末期,荣国府景区客流如织、剧组不断,成为那个年代真正的热门景点,极大地带动了正定旅游业的发展,开创了国内旅游业的“正定模式”。

2017年,荣国府被列入正定古城保护重点修缮名单之中,成为正定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着力点。这是荣国府建成后进行的第一次全方位修缮工作,除了硬件改良,更尝试在“软件”上下功夫,不仅请来《红楼梦》剧组成员和专家支招,还与文创厂商协商如何开发符合荣国府定位的红楼文创产品,希望借正定发展全域旅游之机,用更多好玩、好看的文化旅游产品将游客留住。

而在山西晋中,乔家大院面临的则是另一番景象。这座始建于1756年的晋商大院已在三晋大地上默默存在了数百年,在它周围还有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皆不逊色的灵石王家大院、介休常家大院、晋中渠家大院等。上世纪90年代,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变了乔家大院这座老宅的命运,挂上大红灯笼,乔家大院成为晋商大院中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存在。2006年,同名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央视一套热播,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去山西看乔家大院的风潮。

“影视+”的红利给乔家大院带来了巨大商机,然而,从祁县到东观镇再到乔家堡村却都在过度消费这种红利。记者2010年到访乔家大院看到的便是一个几乎被商业吞噬的晋商大院——脏乱差又走不到头的商业街、恶劣的旅游服务态度、欺诈行为百出的景区商铺、与高昂门票无法匹配的景点硬件设施……

今年,乔家大院成为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首个被摘牌的5A级景区。停业整顿期间,乔家大院拆除了商贸市场、扩建了原有的停车场、对服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景区内的商业区也进行了整改,但重新开放后,降幅仅23元的门票仍然遭到了网友的吐槽。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早享受到“影视+”红利的景点,乔家大院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客流量,摘牌整顿开放首日的游客量达8200人次。只是,面对高额的维护和运营费用,乔家大院的收入来源一直非常单一,仅靠门票一项维持。有两部知名影视剧加持,乔家大院拥有其他晋商大院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事性”,如何充分利用“影视+”拓展旅游产品品类、扩大收入来源,成为乔家大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上海到重庆再到西安……优质影视作品助力城市品牌建设

镜头里的城市人文景观往往带有艺术加工过的美感,能让观众观看时和城市产生一种心灵交流。这种心灵交流能够在广大观众心中树立起一个超越现实、更立体美好的城市形象。

影视剧在展示城市特色、宣传城市文化、带动城市旅游和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早已显现。上世纪80年代,港剧《上海滩》迷倒无数观众,大上海几乎成为当时观众人生梦想的一个标签。后来的《花样年华》《像雾像雨又像风》《上海故事》等影视作品为观众编织了一个“旧上海梦”,也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形象和气质的“代言”。

互联网时代,网剧、网络电影持续繁荣发展,观剧、观影已成为当代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优质影视作品也逐渐成为拉近城市与观众心理距离、提升城市知名度、构建城市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许多城市因影视剧热播多次进入大众视野,甚至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

以重庆为例,不少人对重庆的好奇和向往之情始于2006年6月上映的电影《疯狂的石头》。13年后,因电影《少年的你》上映,重庆再次被推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在看过电影后跑去片中出现的地点打卡。

借影视剧这个窗口,重庆向全国人民展示着自己。据微信公众号“娱理”的《走,去重庆拍电影》一文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以重庆为取景地,已经上映的现代题材电影就有14部。另有媒体报道,仅2018年就有近100部影视剧在重庆拍摄。

借“影视+”的东风,重庆也在着力塑造更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为更好地接待剧组,重庆相关主管部门共同成立了“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取景、拍摄、运作等一系列支持,目前已帮助、协调过陈可辛的《三分钟》、贾樟柯的《江湖儿女》等项目。

距重庆不远的西安,是承载千年历史的十三朝古都,也是活跃在影视剧中的“现代长安”。从2000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到今年6月播出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影视作品一直在西安城市新形象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唐盛世、西北风情、黄土高原文化一直是影视剧着重展现的内容。如今的西安,除了那些早已闻名于世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更有大唐芙蓉园、大唐西市、曲江等影视剧取景地,均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可以说,一部带有地方文化标志的优质影视作品,要呈现的不仅是当地的建筑外观,还得有历史、文化、风俗以及当地人的情感,让观众观看时和城市产生一种心灵交流,而这种心灵交流能够在广大观众心中树立起一个超越现实、更立体美好的城市形象,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主动推进影视产业在当地落地生根的主要动力。

从《爸爸去哪儿》到《向往的生活》 综艺真人秀带火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游第三阶段是以《向往的生活》为蓝本的浸入式乡村生活化旅游,除了休闲活动、特色民宿之外,更需要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文化活动中,感受劳作之美、生活之美。

作为国内亲子类综艺真人秀的“鼻祖”,《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10月第一季播出以来,已播出5季,不仅掀起国内综艺节目走出录影棚、走到户外的风潮,还创下了节目去一地取景就火一地旅游的纪录。

早在第一季开拍之前,节目组就对取景地进行严格筛选,外景踩点组几乎走遍国内所有省份,寻找那些距离城市不远、未被开发过、地貌风景迥异的地区,作为“星爸、萌娃”的冒险地。比如第二季第二站在浙江杭州建德大慈岩镇新叶古村,这座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村阡陌纵横交错,景色雅致,布局包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保留着一批明清建筑,但村子并不为外人所知。节目播出后,这个小村落一炮而红,成为许多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

最早享受到《爸爸去哪儿》红利的取景地是第一季第三站——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普者黑村像极了《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景致,在2012年之前,这里的居民还过着差不多“与世隔绝”的生活,去趟县城要走数十公里山路,打鱼栽稻就能够获取生活全部所需。

随着节目热播,普者黑村成为七彩云南一片未开垦的旅游热土,游客呈井喷式增长。当地居民在惊讶的同时也看到了致富新路径,于是,大批民房被改建成宾馆和饭店,有先见之明的村民第一时间转行做起了旅游相关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但近几年,这种网红旅游地常见的“急进式”发展背后隐藏的危机开始爆发,媒体相继曝出当地建筑、道路建设杂乱不堪,一些村民阻止景区正常运营、扰乱社会秩序等。

普者黑并非唯一陷入争议的取景地。《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一站取景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雪乡,节目播出后雪乡旅游开始火爆。2017年,一篇关于雪乡宰客的文章在网络传开,雪乡旅游口碑遭受重创。为了挽救雪乡的名声,当地政府不仅拓宽道路,还制定了“游雪乡不满意,有纠纷先赔付”的规则。

如果说《爸爸去哪儿》捧出了若干个网红村,那么另一档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带热的则是乡村旅游这种旅行(生活)方式。

2017年初,《向往的生活》第一季开播,节目中,黄磊、何炅和刘宪华住在一个叫蘑菇屋的地方,一日三餐需自给自足,作为硬通货的玉米和瓜子可以换肉和啤酒,三位蘑菇屋主人在每期节目中要招待来访的不同“客人”。

定位为生活服务纪实节目的《向往的生活》,给观众带来的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完美生态”的田园生活画面,“慢综艺”的治愈系特点让节目热度持续飙升。到今年7月中旬第三季播完,节目带火了蘑菇屋所在的北京密云新城子镇花园村、浙江桐庐旧县街道合岭村和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比如位于合岭村的蘑菇屋在拍摄完成后就进入封闭改造阶段,以蘑菇屋为中心的整片区域要被打造成以农耕文化和田园意境为核心,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桐庐影视产业先行区。

节目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综艺节目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发展新思路的广泛讨论。有分析指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家乐”乡村游,第二阶段是以民俗村、古镇为代表的乡村度假游,第三阶段则是以《向往的生活》为蓝本的浸入式乡村生活化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不仅需要环境营造、特色美食、休闲活动、特色民宿,更需要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文化活动中,感受劳作之美、生活之美,发现蕴藏在平凡中的田野活力。(记者 宋佳烜 张婧)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