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我国已为非遗保护投入超70亿元
发布时间:2019-10-23 11:35 | 来源: 新华社


我国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累计投入已超过70亿元。同时,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出台了非遗保护地方性条例,把非遗保护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这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17日下午在出席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关活动时介绍的。目前,国务院公布了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各省、区、市认定了1577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和1643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胡雁还介绍,我国重视非遗各门类保护,逐步完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政策体系;重视非遗保护队伍能力建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自2015年启动以来,累计举办培训班701期,培训学员2.92万人次,加上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达到9.89万人次。

同时,非遗在扶贫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也得到发挥。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支持的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中有8个在贫困地区;确定了“非遗+扶贫”10个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政府、企业、高校等机构在传统工艺工作站平台上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帮助当地民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历史之中,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放到人类、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考量。”胡雁说,非遗保护要随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在尊重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今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5周年,也是粤剧、端午节等2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