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莫言:“文学的未来,该让刘慈欣来谈”
发布时间:2019-10-10 10:08 | 来源:北京日报


  郭晓东朗诵《蛙》片段,陈数朗诵《与大师约会》,祖峰朗诵《生死疲劳》片段,王斑激情表演《我们的荆轲》……一众演艺明星10月9日出现在《莫言作品典藏大系》首发式上,但所有的这些都是渲染、烘托,真正的主角是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在鼓楼西剧场举行的这场新书首发式上,两位诺奖得主以“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对谈。关于各自的作品,关于故乡,关于文学的未来,两位作家所言,听起来句句充满了情感。

  莫言透露,其实他与勒·克莱齐奥至今无法直接交流,是文学将他们联结在了一起。勒·克莱齐奥说:“当听说莫言得诺奖时,非常激动,在书店买下了他所有的书。”莫言则表白道,勒·克莱齐奥的书读了不少,“他写非洲,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故乡写,他看起来写了很多地方,但都是在写故乡。”

  勒·克莱齐奥坦言,读莫言的作品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为了躲避战争,他曾和家人在法国尼斯北部的村庄躲了起来,他因此接近了淳朴的农民,接近了土地,“每次读他的作品,我都会想到这一段生活。”他更难忘2014年受莫言之邀,造访莫言高密旧居的情景。勒·克莱齐奥说,一想到莫言曾经在这里写作,还和夫人在此生活过,他的眼泪流了下来,他一下子懂得了莫言的作品。

  那个寒冷的冬天,勒·克莱齐奥弯着腰低着头踏进莫言老家的瞬间,也从未被莫言忘记。他记得高密一位摄影家还抓拍了这个瞬间,照片名字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莫言更透露,“我父亲至今还经常怀念那个高个子的法国人。”

  当总结故乡的话题时,莫言说,“故乡”是个开放的概念,刚开始写作时,会写个人经历、家庭故事,但这些资源很快就会用完,于是作家往往会到外部去索取。“故乡是开放的,法国、非洲同样也可以变成我的故事来源。”莫言说。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还谈到了大历史和小历史。莫言说:“作家从个人、家庭和局部讲历史,而大历史是居高临下、宏观角度讲事件。”勒·克莱齐奥认为莫言擅长从农民、女人、孩子角度写小历史,他笔下的小历史体现了人性,“我特别喜欢《蛙》,里面的姑姑,在不同历史阶段,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讲文学的未来,应该让刘慈欣来。”预测文学的未来时,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群体会有更多层次,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在写,年轻的00后也会写,大家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文学将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科幻在未来文学中会占据重要的地位。”莫言最后大声说。(记者 路艳霞)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