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安徽黄山10年整合近60亿元资金保护“徽文化”
发布时间:2019-06-21 14:49 | 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正在举行的首届徽学学术大会上获悉,自2009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已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类资金近60亿元,修复了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等建筑及徽州祠祭、徽剧、目连戏等非遗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的风景线。

作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黄山市境内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等古建筑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处,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19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71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黄山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032处。

据介绍,为拓宽古建筑投资渠道,黄山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保护利用,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保护利用,形成了民企独资保护开发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导国企经营的“西递模式”,国企开发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等等。

此外,黄山市还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古民居租赁、流转等,通过提升其旅游价值,使一些原本老旧破损,而户主又无力修复的古民居成为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据悉,本届学术大会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指导,安徽大学主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市委宣传部协办。

(记者张紫赟)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