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文化旅游大省,成都更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重要旅游城市。国庆7天长假,随着人员流动量成倍增长,如何做到既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又确保防疫到位?一旦出现疫情,是否能及时处置?就此,记者对成都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和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采访。
热门景点“扫码”执行到位
爬楼大熊猫的IFS广场,是不少来成都游客的打卡地。10月5日下午3点,当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IFS入口处设有醒目的标示牌,提醒人们务必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等。排队进入的人群也自觉拿出手机进行着操作。尽管人流量大,但没有人抱怨或强行通过。
与IFS相邻的春熙路太古里,也同样执行着严格的防疫措施。“尊敬的游客,请出示健康码……”太古里入口处,提示音反复播放提醒游人,在排队“刷码”的人群里,个别没有戴口罩也会被保安人员及时发现并要求戴好口罩。
当天,记者又先后来到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景点,所到之处相关防疫措施均执行到位。
各级医疗机构均做好防疫预案
作为防疫一线的重要节点,各级医疗机构在节日期间都做好了相关预案,成立防疫专班并采取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调得动、来得到、打得赢”。
为确保节日期间的防疫工作,节前,省卫健委已就疫情防控对各级医疗机构提出要求。9月30日,省卫健委在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组织开展全员核酸实战应急演练,通过省、市、县三级跨区联动,有效检验、提升了农村地区疫情应急处置和全员核酸检测能力。
省中医药管理局也发出通知,要求所属医疗机构排查防疫漏洞和隐患,建立节日防疫应急队伍。
“节日期间,我们的发热门诊坚持24小时值班,长假期间核酸检测‘不放假’。”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杨兴祥介绍,医院组织成立一、二、三线应急队伍,要求“一、二线人员不离开医院,三线人员不离开成都”,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在两小时内全部到岗。(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