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哪些农业科技成果值得推广?哪些农业产业增收效益高?
8月25日,在达州市大竹县举行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万达开片区科技成果推介会期间,来自川渝两地农业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参会代表,走进田间地头、企业厂房,观摩新技术、寻找新商机。
山坡上的增收路
高品质白茶每亩产值可达4万元
大竹县团坝镇白茶村,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上,茶树翠绿连绵,氤氲的晨雾里,几位茶农正在田间锄草。
白茶产业是我省精制川茶拟定的五大单品茶类之一,大竹是我省白茶重点发展区域。当天,参会者走进团坝镇万亩白茶科技示范园,探寻这里茶园增收的秘密。
“现在已进入茶园秋季管理期。”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王云介绍,白茶对环境要求高,采收时间短,每年仅20天左右,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大竹白茶品质优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达州茶叶龙头企业——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白茶村流转了上千亩土地种植白茶。公司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长期合作,由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
科技助力,茶园效益明显。竹海玉叶公司负责人廖超介绍,虽然白茶种苗最早从浙江安吉引进,但大竹白茶品质不逊于安吉白茶。“一方面是因为大竹优良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另一方面得益于成熟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廖超说,大竹白茶具有上市早、品质优等特点,比安吉白茶可早十余天采摘,此外氨基酸含量更高,可达8%-12%。
目前该公司与江浙沪多地签订供销协议,产品供不应求。
“高品质白茶批发价可达2000元/斤,按亩产20斤计算,最高亩产值可达4万元。”廖超说,目前,当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由公司提供茶苗、技术指导,采摘后包回收,白茶栽植3年后农户每亩年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鱼缸里的新技术
养殖尾水可实现全生态化处理
8月25日,当与会者来到大竹县乌木镇的百岛湖现代水产科技园时,立即被眼前的工厂化玻璃缸循环水养殖系统吸引了。
“一口玻璃缸相当于5-10亩池塘精养的养殖量,但用水量只有池塘用水量的1/66,经过五级高效尾水处理系统,可做到全生态化水质处理。”省农科院水产所博士黄志鹏介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为养殖污水处理而犯愁。水产科技园这种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是如何实现的?
原来,玻璃缸内安装了各种高科技装置。玻璃缸底部,环绕一圈纳米增氧装置,可以给鱼提供充足氧气;水位控制装置使水位控制自动化,同时可以排除水体表面污水;进水口装置让水流在玻璃缸中形成涡流,结合玻璃缸底部的漏斗形状设计,使粪污快速聚集到排污口,通过固体粪污排污管排出到尾水处理池。
在玻璃缸内,还有五级高效尾水处理系统,尾水经过沉淀池、过滤池、分解池、结水池、净水池后,污水实现了全生态化水质处理,可循环再利用。
除此之外,水产科技园还依托省农科院水产所的科技力量,建成了集农业智慧物联网、名优水产育种、稻渔+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等新技术和新模式。通过院地合作,乌木镇特色水产种苗繁育科技创新园已成为省内唯一省级克氏原螯虾(小龙虾)良种场,为全省规模化小龙虾养殖提供了优质种苗保障。
“目前,省农科院水产所已在大竹建立实验基地,我们先把所里核心、尖端,老百姓比较难懂的技术简单化,让先进技术得到展示和应用。”黄志鹏介绍,下一步将加强川渝合作,加大养殖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扩大服务半径。(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