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立方米/秒!若洪峰达到9000立方米/秒,金堂部分城区将全部被淹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沱江上游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在持续,水位持续上涨,监测发现,北河入境断面水质石油类超标0.4倍,污染物向下游5公里的县级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逼近,30分钟后将抵达,县城饮水安全危矣!
“污染了县城净水二厂,整个县城的饮用水将受到影响。”金堂县水务局局长说。
应急响应立即启动,必须争夺分秒处置。转移受灾群众,布设围油栏、吸油毡拦截吸附,开展水质应急监测,做好应急用电保障……
事实上,这是8月6日晚,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导下,成都市金堂县开展的“2021年汛期水环境安全成都市金堂县应急实战演练”。演练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着力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水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
争分夺秒与洪水赛跑
演练中,当洪峰达到6000立方米/秒,污染团抵达取水口,超标0.2倍,部分油污进入取水头部,重大风险源氯库的氯瓶和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若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立即启动备用水源,加大活性炭投放量,紧固氯瓶,转移危险化学品。”应急指挥部指挥长说。
上游传来水情消息,水位持续上涨,县城污水处理厂存在淹没风险,必须迅速转移紫外消毒、在线监测等重要设备,生化池内留存的活性污泥存在次生环境风险。
各应急小组临危不乱,水务保障组指导企业拆除设备;环境保护组指导作业人员身着防护服转移危险废液、化学用品及污泥,对生化池观察孔做封堵;电力保障组启动备用电源,保障完成停运程序,做好撤离准备……
超历史极值的9000立方米/秒最高洪峰即将到达,各组都在紧张的抢险处置中,又面临新考验,自来水厂送水泵房内开始积水,水务保障组紧急调用潜水泵、抽排水车,对供水泵房内积水进行抽排。
水位越来越高,逼近最高洪峰,各小组向指挥部报告处置进度。
“洪灾可能影响区域的人员全部撤离,5000人安置在金堂临时安置点。”
“自来水厂积水完成抽排,设备已经实施保护,人员正逐步撤离。”
“污水处理厂人员全部撤离,所有重要设备已经拆卸转运”。
最高洪峰达到。此时,金堂山临时安置点,群众正正排队进行疫情检测,领取生活物资,通过一体化净水设备取水。所有排污区域设置了临时管道,将污水引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达标排入雨水沟……安置点群众生活井然有序。
历经12个小时,洪峰已全面过境,水位降至6000立方米/秒,指挥部终止应急响应,全县开始灾后恢复。
模拟百年不遇特大暴雨
还原应急处置全过程
据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2021年汛期水环境安全成都市金堂县应急实战演练”,主会场设在成都市金堂县金堂山公园,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现场演练人员,生态环境厅和各相关市(州)生态环境局设分会场。全省沿江沿河生态环境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及重点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负责人共计2000余人通过视频观摩演练。
此次实战演练总时长1个小时,突出极端天气,在最复杂最困难的环境背景下,洪涝灾害陆续淹没部分城区,造成停水断电,动态模拟汛期影响水环境安全存在的众多可能性,重点围绕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相继停运后,各级各部门加强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饮水安全保障和污水应急处置。
“此次演练十分贴合当下实际,也与四川洪涝灾害点多面广、易发多发的汛情形势相吻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天府卫士—2021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已经在全省铺开,截至目前,全省已陆续开展应急演练28次,其中市级2次、县级26次;演练类型主要涉及饮用水水源地饮水保障、危化品以及危险废物泄漏后应急处置、特大洪灾污染防治等,演练有效检验了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污染处置、监测评估、协同联动、信息公开等环节,有力提升了全省环境应急处置水平。
应对
对环境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治
值得注意是的,在前期,生态环境系统已开展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由厅领导带队,多次带队深入现场,直插基层,分片包干开展专项督导,“点对点”移交发现问题,指导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问题整改,同时,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省厅将适时开展“回头看”。
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正值四川防汛救灾“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四川生态环境系统将汲取近期一些城市极端强降雨造成灾害和安全生产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故教训,全面做好汛期极端天气下环境应急准备。
其中,突出重点行业企业,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事故池、废厂房等因强降雨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对尾矿库、沿江沿河和地势低洼地区的风险企业再排查再整治。
同时,坚持“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密切关注汛期各类灾情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汛期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水域的评估预警工作,加强自然灾害期间污水安全处置,防范化解汛期水环境风险,确保应急情况下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等水环境安全。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