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再结硕果——5月29日10时,2021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26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集中签约。此行,共有647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四川。
6475.57亿元!此次四川行的招商引资总成绩,藏着哪些“秘密”?
看规模
百亿元以上“巨无霸”项目占比高
“这一届四川行很特殊!”活动开幕前夕,省经合局副局长方青介绍了背景——往年四川行都是上半年举办,去年因疫情推迟到了11月中旬,“这意味着这两届四川行之间时差仅几个月。”
时间虽短,但效率不减。签约统计显示,四川行期间,100亿元以上“巨无霸”签约项目有7个、投资额达1055亿元,占签约总额约16.3%;5亿元以下的项目占比仅约7.3%。
省经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项目签约质量,四川行设立“三不”原则:在省级平台签过的项目,不能重复签;不符合鼓励产业发展类别的,如房地产项目,不签;市州之间签订的省内项目,投资额低于3000万元的,均不纳入成果统计。
为什么“自设门槛”?一个细节可见端倪:今年5月上旬,正值四川行客商邀请的节骨眼上,在广东、浙江分别举办的四川制造业投资推介会上,与会嘉宾桌上均有一份四川行的邀请函。时间往前,这份邀请函还可以在更多场合看见:丝博会、西洽会、四川-意大利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
抓住一切机会对接邀请客商,不是企业来四川的决定因素,“营商环境更重要!”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颖坦言,自从公司表达了投资意愿,成都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立即组建专班支撑,总投资280亿元的中航锂电5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成都基地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仅用了68天。
“四川营商环境居中西部第一。”四川行期间,这句话被与会嘉宾频频提及。
看结构
签约项目集中在产业链中高端
5月28日,四川行遂宁市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投资150亿元的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项目备受关注,这是近年来,落地遂宁投资金额最大的教育文旅项目。类似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今年遂宁一口气签了5个。
聚焦现代服务业项目,在今年四川行各个签约仪式上并不少见。通过一组数据可以感知:647个招商引资项目中,第三产业项目有163个,签约金额达2063.59亿元,占比31.9%。
招引项目产业结构在优化,产业布局也在升级。“今年的签约总额虽然比去年少,但签约的具体项目大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高端。”省经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签约智能装备项目19个、投资额281亿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项目19个、投资额565.2亿元;科技信息服务项目18个、投资额170.71亿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质量,较去年均有所提升。”
此次四川行,民营资本是绝对签约主力。数据显示,共计签约民资项目577个、投资额5545.97亿元,占比超过85.6%。
看市州
签约项目着力于补链、强链、延链
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市州签约成绩,考验着四川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93个项目,签约金额1621.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和往届一样,本届四川行,成都依然一马当先。
“这说明,被定位为全省‘主干’的成都,正跑出加速度,极核功能凸显。”成都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亮表示。
“我们看好成都在中国西部的重要战略地位,也看重这里生物医药产业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以及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优良的营商环境。”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莉君说。
但是,招商引资的“砝码”正在倾斜。四川行活动中,达州市以58个项目、签约金额652.4亿元,占全省总量10.1%的成绩,排名全省第二。
“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正加快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大集群和总部企业。”签约仪式上,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局长张乐说。
经济实力影响招商能力,去年GDP分列全省第二、第三位的绵阳、宜宾,也斩获颇丰。
绵阳市签约金额325.9亿元,占全省的5%。首个获批的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成为投资热土,四川行期间,共签约项目11个,而整个宜宾此次签约项目近百个。
着力于补链、强链、延链,是此次活动中不少市州签约项目的一大特征。广安市引入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原药中间体生产项目,为能源化工产业补链、延链;德阳聚焦主导产业补短强链,引入的58个项目中属于该市五大主导产业的占了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