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360度旋转、23倍变焦的星光级摄像头,即使在高达5.3米的方舱中,也能让考古专家通过网络远程看见土壤里头发丝般粗细的痕迹;可以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移动的平行桁架,能让考古人员在发掘时不必接触坑内地面,完成观察移动、文物揭取等工作……
5月25日,在一场三星堆遗址相关座谈会上,一位到过祭祀坑发掘现场的专家感叹“像走进科博会现场”。
对于发掘现场“武装到牙齿”的科技密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代表李军不无骄傲地表示,还有不少科技设备在蓄力待命,“很多设备设施都是为本次发掘量身定制。”
量身定制
全流程进行“预防性保护”
事实上,为了把保护措施前置到文物出土之前,自去年初开始,李军所在公司团队就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道,为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高科技设施设备的定制工作展开技术交流与研发准备。
李军介绍,预期发掘出的文物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曾在前期考古中发掘出并很可能在此次出现的,如象牙、青铜器、玉器等。这些器物积累了一定的发掘保护经验,技术参数较为成熟,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比如盛放象牙用到的充氮保护箱等。
另一类文物是预计会发现,但未曾有过挖掘出土记录的。比如丝织品,这些有机物和有机物残留非常脆弱,如何尽可能保存他们的完整性,需要考虑周全。研发团队无数次模拟突发事件以及所需要的抢救性措施和技术设备,由此有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技术集成方案。
“我们把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理念运用到此次考古发掘的全流程中。”发掘现场设备设施负责人、工程师张磊介绍,除了保护,现场还利用各种科技设备实现了肉眼不可见信息的提取、多学科协同、全过程溯源等。
其中,“全视频记录系统”通过8台8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全程记录考古发掘过程。没能亲临现场的专家学者们也能借助这些视频资料,获得与现场无二的鲜活一手信息。
技术创新
30多项专利保护文物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用于发掘的多项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已申报10个发明专利和2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利用平行桁架实现的“非接触式”考古堪称全球首创,考古发掘方舱、象牙充氮保护箱等也都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原创性。
张磊以象牙充氮保护箱举例。由于象牙表面的牙釉质成分已被降解,失水后就会开裂变形,因此,保湿除氧是象牙长期保存的重要指标。“我们自主设计研发的保护箱,将氧气含量稳定控制在1.5%,相对湿度在85%左右。”张磊介绍,为了防止充氮时保护膜表面凝结水珠、破坏象牙,他们采用了银白色的防凝露膜,膜里面还包裹了大约5厘米厚的缓冲材料。在保护箱的底部还有一个探头,能随时提取箱内的各项环境数据,实时显示在箱子外侧,供工作人员随时监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雷达技术上的国内领军优势,也为这次考古发掘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军介绍,利用技术优势,团队将“对地雷达技术”充分运用到前期的地质调查,在开挖之前就初步判定坑内大概有多少文物;判断地下水位高低,推断土壤湿度状态;对塌方可能性做预估,保证坑内安全等。
“我们不仅是申请专利,还要形成国家标准,将经过本次发掘充分检验的集成技术再次整理作为样本,服务于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考古遗址发掘。”李军表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平 吴晓铃 吴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