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5月17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召开广东援川扶贫干部座谈会,一份特别的礼物,送到与会的广东援川扶贫干部手中。
这是一本刻有援川扶贫干部名字的脱贫攻坚荣誉证书,证书四角,分别印有博士帽、衣服、房子、医药箱,寓意着广东对四川全面援助。
证书之外,还有个特别的小礼物一并送出——一个以三星堆青铜人面具为原型制作的U盘,里面装着四川为纪念与广东这段特殊时期的情义,专门制作的专题片——《山海万里粤川情》。它将和荣誉证书一道,被送到广东援川的86名党政干部和550名专业技术人才手中。
援川有期,情义无价,友谊长存!“凉山已变成我的第二故乡。”佛山市禅城区委常委、曾挂职凉山州昭觉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徐航,代表全体广东援川扶贫干部吐露心声,他们说,索玛花开的时候,就是相约再回四川的时候。
援川扶贫干部难忘在“第二故乡”的点点滴滴
“刚到喜德时候,当地连一个剖腹产手术都不敢做;现在,喜德县医院开颅手术都可以做了。”专题片《山海万里粤川情》里关于喜德的画面,勾起了2018年到凉山州喜德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黄礼泉不少回忆。他介绍,佛山瞄准凉山最薄弱的方面进行帮扶,仅帮助喜德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就投入3000多万元,“这些都是老百姓能切身感受到的好处,我们十分欣慰。”
“凉山在我们佛山的知名度很高!”同一年去凉山挂职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南策炳说,2018年刚去金阳时,他们在当地组织了一次劳动力外出务工招引,“宣传了半天一个人都没来。”而最近两年,随着援川扶贫干部们不断倡导新观念,越来越多的金阳老百姓主动外出务工,每一年都可组织四五百人到佛山。“2020年,仅老乡带老乡的自发外出务工就有200多人,能就业就会有收入,就能有效斩断穷根。”南策炳说。
凉山州美姑县子威乡依子觉村的彝族姑娘海来小米就在广东援川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佛山市顺德区新宝电器公司当了一名装配生产工人。她说:“以前家里穷,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坨坨肉,现在我一年的务工收入就有6万元,新的环境和工作给了我新的生活。”
凉山建展示馆珍藏“异乡亲人”的帮扶足迹
“对不起,还没来得及更换新名片,但这个也‘管用’!”5月17日21时许,参加完广东援川扶贫干部代表晚宴后,陈再勋给记者递来了一张名片。名片上,还印着他一个多月前的挂职身份:凉山州甘洛县委常委、副县长。
“吃了三顿送别饭才走脱”的佛山市总工会副主席陈再勋4月23日离开凉山,奔赴贵州省新的挂职帮扶岗位。他说,为了怕老乡们“太过热情”,一直说还不知道啥时候走。临行前的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当地提出希望能与他新挂职的地方结成友好城市,以这种方式与这位“异乡亲人”保持联系。
“我们还会回去。”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曾挂职喜德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孙辉说,在喜德帮扶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彝族兄弟姐妹,“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也期望我的凉山兄弟姐妹们,常来佛山看看,我们是一家人!”
对“第二故乡”的这份感情还在升华。在凉山待了3年半的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第一任组长,曾挂职凉山州委常委、副州长的佛山市副市长葛承书说,广东援川扶贫干部正是因为到四川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才对脱贫攻坚工作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和认识,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党人矢志不移追求和坚守初心使命,有这么透彻的感悟和认同。“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一份政治馈赠和滋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四川也在继续表达对这些“异乡亲人”的思念。记者了解到,凉山正在修建脱贫攻坚全域实景展示馆,将邀请帮扶一年时间以上的广东援川扶贫干部在馆里留下脚手印,并通过大数据方式关联帮扶事迹。多年以后,当他们到四川回忆当年援川经历时,到展示馆按下脚手印就能看到曾经的点点滴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眉灵 罗之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