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7年至今,四川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800多人次参与对外援助,占全国派出总量近10%,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5月15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农业援外工作座谈会上,四川首次对外公布全省农业援外“成绩单”。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首次于1967年启动农业援外行动。当年,根据中央部署,四川选派人员前往索马里援建烟叶和水稻实验站项目。此后,四川农业援外经历了起步探索、初始发展、多元并举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从援助对象和领域来看,四川省主要援助区域为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援助内容涉及园艺、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沼气、水利等20个专业。
援助成效方面,50余年来,四川农业援外专家累计培训受援国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及农民近10万人次。四川专家组成功筛选出适合布隆迪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不仅创下非洲水稻高产纪录并成为首个获得非洲审定发布的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名四川农业援外专家获得受援国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受援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四川省还依托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平台,助推7家川企抱团出海,探索出“专家探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建设首个四川海外实质性落地的农业园区——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
目前,四川省仍有4个专家组8名专家留守非洲。下一步,四川省将继续创新农业援外模式,强化援外专家团队培训与建设,不断推动农业援外开创新局面。(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