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员采用绳索救援技术,营救被困人员。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摄
消防人员搜救被埋压人员。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摄
搜救犬参与救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摄
“雨城区应急指挥中心吗?我是雨城区灾情速报员王文辉,我所在的位置是大兴街道前进村,现在我身边有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被埋,电力、网络已经中断,通往村外的道路损毁,情况紧急……”5月14日5时25分,雅安市雨城区大兴街道,一场虚拟的7.5级地震在这里发生。
当天上午10时,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联合举行的“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在雅安举行,旨在客观检视国家和地方应急资源建设及统筹应用效能,全面检验相关地区应急准备状态和各类应急力量救援救灾能力,着力提升全社会抗御重特大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与以往类似的抗震救灾演习相比,本次演习有何特点?
特点1
全流程检验应急救援能力
分为救援队伍拉动、指挥系统拉动和救援项目演练
26支救援队伍分别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
“这次的抗震救灾演习分三个部分,即救援队伍拉动、指挥系统拉动和救援项目演练。”应急管理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演练定于当天上午10时开始,但救援队伍拉动实际上早已启动,指挥系统的调度也在当天早晨虚拟地震发生后便紧急启动。
该负责人介绍,参加本次演习的26支救援队伍分别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最远的一支队伍从贵州赶来,拉动时间长达15个小时。“拉动过程中,我们还给每个队伍设置了不同的科目,包括通信、交通、后勤保障等,全面检验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
指挥系统拉动则主要检验信息上报速度和各个级别指挥系统的反应速度。由于本次演习模拟的地震级数较高,各个层级指挥系统都模拟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除了将得到的信息立刻上报以外,还要做好本级应急处置工作。
在救援项目方面,既设置有地震重大自然灾害直接引发的废墟救援等项目,也设置了尾矿库溃坝救援等次生灾害方面的救援项目。
由于这26支队伍中既有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也有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因此,演习除了要考验应急救援专业能力,还要考验队伍之间的配合协同。
作为社会救援力量的蓝天救援队有20名队员参加演习,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先期确定被深埋在地下、亟待救援的被困者的位置并做好标记,为后面的救援做好准备工作。
特点2
全方位模拟应急救援场景
设立6个分演习场,让本次演习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各自模拟真实地震条件下当地可能出现需要救援的紧急情况
本次演习的主场设在雅安,6个分演习场分别设在成都、攀枝花、乐山、阿坝、甘孜、凉山。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解释:“发生7.5级地震,受到影响的地区肯定不止一处,分演习场的设立,是为了让本次演习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这6个分演习场各自模拟了真实地震条件下当地可能出现需要救援的紧急情况。比如,攀枝花分演习场设置的演习项目为尾矿库溃坝救援,成都分演习场模拟了地铁脱轨救援,乐山分演习场则“遭遇”了景区游客被困和道路桥梁坍塌导致车辆落水等。
10时,演练正式开始。随着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到来,现场顿时马达轰鸣、警笛声声:应急管理部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应急物资,保障抢险救灾需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携带装备、器材及搜救犬编队赶赴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携带救援装备,调集大型工程机械紧急赶往灾区;西部战区空军迅即划设救灾管控空域,交通部门发布灾区道路交通管制公告,开辟空地立体绿色通道;国网四川电力党员突击队挺进灾区,迅速开展电网组塔抢修,快速恢复主网供电……
演练进行中,空中穿梭的无人机引起记者的注意。据介绍,参与到本次演练中的,既有米-26、米-171这样的运输机,也有翼龙等无人机。这批空中力量不仅承担了向灾区投放救援物资、救援人员、转运伤员的任务,还要侦查灾区地形、恢复灾区通信。
“注重空中救援力量的投送,也是本次演练的特色之一。”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地形复杂,尤其在三州地区,一旦发生强地震,交通肯定会中断,这时从空中投放救援力量就十分必要。”(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大海 付真卿 薛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