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大宗商品市场再迎周期性上涨
发布时间:2021-05-14 12:49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来,大宗商品市场持续高温,基本金属、农产品的价格不断触及历史高位,原油价格也开始逐步恢复。然而,投资者仍然更愿意将这一增长定义为“周期性上涨”,而非“超级周期”。全球经济的重启和复苏为大宗商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但同时大宗商品市场供给普遍偏紧,如果未来出现偏向熊市的催化因素,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可能出现大规模震荡。

  近来,持续高温的大宗商品市场可谓提前进入了夏季。基本金属、农产品的价格不断触及历史高位,原油价格也开始逐步恢复。5月11日,汤森路透CRB指数虽较此前有所微降,但是仍处于206的高位,不仅较年初上涨了23.1%,更是较52周内的最低水平上涨71.47%。然而,投资者仍然更愿意将这一增长定义为“周期性上涨”,而非“超级周期”。

  需求旺盛推升市场热度

  在基础金属方面,铜价已经超出了2011年的历史高位,并仍在不断拉大距离,铁矿石价格在超过200美元/吨之后一度上探至226美元/吨。在能源方面,布伦特原油正在努力突破70美元/桶。在农产品方面,美国玉米、蔗糖期货价格分别正在突破2013年和2017年以来的历史峰值。

  无疑,全球经济的重启和复苏为大宗商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多数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先行复苏是基础金属市场火热的关键;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大力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美国和欧洲疫苗注射和疫情防控的向好态势进一步刺激了全球需求的恢复。值得关注的是,在发达经济体需求复苏和美国基建基础支撑大宗商品市场的同时,全球下游行业普遍处于低库存状态,其在农产品和基础金属市场的补库存进程也再次支撑了大宗商品市场的上扬态势。

  全球产业转型是本轮大宗商品市场变化的又一支撑。伴随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公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未来新能源领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新能源基础设施、清洁能源运输等转型投资将带来大宗商品,尤其是基础金属的需求增加。

  供给因素影响可持续性

  在需求火热的同时,大宗商品市场供给普遍偏紧。在基础金属市场,投资者越来越担忧拉美疫情的发展,尤其是智利疫情的管控对全球铜矿供给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加强对于清洁绿色发展的关注力度,这也影响全球铁矿石、铝矿的市场供给。在农产品领域,南美地区的干旱正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担忧巴西未来玉米产量受冲击;欧洲地区的疫情和极端天气也造成投资者对蔗糖后续市场供给的担忧。

  然而,供给因素也是投资者担忧本轮大宗商品市场热度可持续性的关键。以铜矿为例,分析认为,伴随下半年供给的逐步改善,尤其是相关国家疫情管控成效的显现,市场紧供应的态势将有所改观,甚至可能在2022年面临供过于求的态势。

  以玉米为例,玉米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之时正值美国播种季。投资者分析认为,受价格因素影响,美国玉米种植规模可能在今年和明年显著提升,这将有助于缓解当前市场的供应紧张,并促使价格从高位回落。

  原油市场看涨增幅受限

  今年一季度,由于各国推进疫苗接种计划和去库存影响,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布伦特原油甚至曾突破70美元/桶大关。投资者认为伴随各国逐渐解除封锁措施,原油需求可能在下半年进一步提升。花旗银行认为,在全球需求持续恢复的背景下,原油库存或进一步降低,对布伦特原油价格整体保持乐观看法,预计可能达到每桶70美元上方。

  然而,其他投资者认为,原油市场短期仍面临价格下行风险。在供给层面,OPEC+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逐步缩减减产幅度,同时伊朗正在持续提升产能,OPEC+的增产规模与幅度很有可能根据油价的增长态势不断调整,进而在供给层面对油价形成新的限制和制约;在需求层面,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印度当前国内疫情快速蔓延,造成各方对原油市场需求动力不足的担忧。

  再通胀交易或迎来拐点

  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的火爆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再通胀交易。从美联储表态上看,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很有可能与一定程度的经济过热或者通胀超预期同步运行一段时间。然而,鉴于当前美国经济增速、就业数据和通胀预测情况,部分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可能很快调整货币政策表述。近期,部分地区联储主席的表述正在印证上述判断。甚至有部分投资者认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8月份的杰克逊霍尔央行会议上释放更为复杂的信号,为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铺路。

  正是基于对拐点的预判,目前在铜矿市场上的所谓“聪明钱”正在逐步削减铜的仓位。在黄金市场上,曾经创纪录的黄金ETF资金流入转为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快净流出。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从当前全球市场中其他大宗商品的仓位情况来看,部分大宗商品市场的多头过于集中,尤以玉米最为突出。其潜在的风险在于,如果未来出现偏向熊市的催化因素,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可能出现大规模震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蒋华栋)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花在改善民生上的资金,舍得花还要… 8年间,全国城市节水量相当于5个南… 擘画未来 共享荣光(大湾区 大未来… 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新… 辽宁调整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 2021年北京积分落户13万人在线提交… 北京二环辅路非机动车道拓宽至超3… 北京首次尝试“公园种菜”
推荐文章
花在改善民生上的资金,舍得花还要… 8年间,全国城市节水量相当于5个南… “扎根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机遇” 擘画未来 共享荣光(大湾区 大未来…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 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新… 辽宁调整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 2021年北京积分落户13万人在线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