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3月08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上万本藏书都捐了“沈伯俊专架”在省图书馆上新
发布时间:2021-03-08 08:36 | 来源:华西都市报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四川省图书馆三楼地方文献阅览室名人专架区上新了,两排“沈伯俊专架”展示了上万本沈伯俊的藏书,让热爱三国文化的读者欢欣雀跃。

3月4日,沈伯俊藏书捐赠仪式在省图书馆举行。沈伯俊夫人李洪、儿子沈睿向省图书馆捐赠了沈老生前全部藏书一万余件,包括本人著作、藏书及手稿、笔记、研究资料等。

学生回忆他生前经常来省图借阅古籍

“恩师和省图书馆的渊源颇深。”省图书馆副馆长付玉贞是沈伯俊的弟子。据她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沈老就开始从事《三国演义》研究,经常到省图书馆查阅古籍。

据了解,沈伯俊的藏书主要集中在三国文化、明清历史、小说等方面,特别是涉及三国文化的各类版本书籍,几乎涵盖了我国三国学研究的全部领域,其中不乏珍贵的线装书和文献。

儿子追忆从小得到父亲三国文化浸润

如今,这批藏书已经完成数据加工,省图书馆专门在三楼地方文献阅览室名人专架区辟出“沈伯俊专架”,全部向读者开放。

沈睿透露,父亲著作等身,有时候来不及誊写书稿,都交给母亲代劳,母亲用娟秀的文字誊写父亲的研究成果,就像是父亲的“人工打字机”,替父亲节省了不少时间。后来,台式电脑兴起,父亲斥资8000元购买了一台电脑,母亲举双手赞同,说这叫解放劳动力。

沈睿从小听父亲讲三国故事,也深深地迷恋三国文化,不过他自谦只是爱好,并非研究专家。“不想让父亲一辈子的心血禁锢在家中,于是和母亲商议,将所有藏书、笔记都捐赠给省图书馆。”他说,父亲生前乐于助人,不管是谁借书,他都十分乐意,相信父亲会支持这个决定。 

人物简介

沈伯俊 1946年4月生于重庆,原籍安徽庐江,曾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基地诸葛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系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我国著名的三国文化研究专家,他一生著述丰富,成果斐然。2018年4月18日,沈伯俊病逝于成都。(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曾洁实习生王金亚)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去年 四川省重点文旅项目投资增长1…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加快碳中和进… 有“最暖2月”加持 今冬四川翻盘成… 赏花、踏青、观鸟 春游天府别样美 四川高校行动起来 课程上出“思政… 川酒喜迎“开门红” 背后原因有哪… 两会前夕,代表委员忙些啥? 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
推荐文章
油价首次“八连涨” 厦门95号汽油… 浙江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 到2022年 成都每个街道将至少建设1… 福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居全国… 青海省上千个住建市政项目集中开复… 将红色校史、党史“搬上”大学思政… 保护野生动物 科技与法律一个都不…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代表:促进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