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全国冬春蔬菜生产基地。疫情之下,如何严把春节期间“菜篮子”的质量关?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严防疫情输入和扩散,又要保障春节期间农产品供给。
1月29日清晨,位于双流白家的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门口,满载蔬菜的大小车辆往来不断。“所有入场人员均需提供天府健康通绿码、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市场每日均会对入场车辆、重点区域进行消毒消杀。”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确保农产品安全,连日来,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严格检查入场车辆“四证”。“所有入境货物必须提供‘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冷链消杀处理结果报告单’‘核酸检验结果报告单’,对不能提供这‘四证’的产品,一律不予入市销售。”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督促基层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四川省还加大了检查力度。查看进货商合格证、查验冷链食品合格证明……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处组成调研组,赴眉山市洪雅县的商超和综合市场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加强人员、货品管理。
“既要保供,也要确保食品安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去年以来,四川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多措并举建立起长效机制。
聚焦农产品生产环节,去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创新“合格证+追溯码+品牌LOGO”模式,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州)178个涉农县(市、区)全面启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累计开具合格证2051万张。
聚焦农产品质量监管,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市场监管局在监管职责、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追溯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实现无缝衔接,构建起“从田间到舌尖”的监管网络。去年,全省累计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11.32万批次,并组织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县域监测和飞行检查“五项监测”,先后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春雷”“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推进农产品质检体系检测能力建设。目前,四川省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农产品检测机构193家,154家通过“双认证”,加上系统外公益性机构和社会经营性机构,全省通过“双认证”的农产品检测机构总数达到202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以减肥控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为重点,新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2项,新发布47项,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达800项,数量居全省各行业首位。
创新实施“两个名单”制度。针对部分生产主体自律意识不强、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问题,探索建立了四川省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构建失信受损的约束机制。
一系列措施保障了“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数据显示,去年全省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3%,位居全国前列。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还将加强对全省农业地方标准推广、应用、实施的组织引领,进一步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史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