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思路
稳农业 强工业 促消费 扩内需抓项目 重创新 畅循环 提质量
重点任务
1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抓极核主干
●抓南北两翼
●抓基础设施
●抓省级新区
●抓毗邻地区
●抓政策协同
2
集中资源力量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要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更加主动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效能
●用好国家和地方两种资源
●狠抓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
3
持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把扩大消费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优化供给,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推进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建设
●坚持粮食稳产和生猪产能恢复效益提升“两手抓”
●鼓励服务企业开展批量定制和柔性化改造
4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深入研究依法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
高水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泛珠三角区域
6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
●加快建设中国“气大庆”
7
切实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大力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依法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8
着眼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坚决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12月25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年的重点任务,透露出哪些新信号?
工作推进有新思路
24字方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明年四川经济怎么干?会上明确给出24字工作新思路: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
“24字工作新思路,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省国资委主任徐进说。2020年,面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考题,省委省政府创新提出“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工作思路。新的24字工作新思路,既是此前工作思路的延续,又紧跟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紧贴四川实际。
从内在逻辑看,24字工作新思路“既在三次产业集中发力、又在‘三驾马车’寻求突破;既紧扣中央要求,又紧贴四川实际;既有补齐短板的战略清醒,又有发挥优势的发展自信。”川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体斌说。
不少参会代表也表示,24字中,“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指向具体工作领域,“畅循环、提质量”则是具体举措落地落实后的归结点,前面是具体做法,后面是价值取向。
“措辞值得品味和深入领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感慨。比如农业要稳,一个稳字,多种含义,既要稳粮食生产,也要稳生猪产业等;工业要强,就是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内需要扩,就是要打通堵点,创造新的需求空间;项目要抓,投资唱主角,不能变成空中撒钱,要落在具体项目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新进展
重点区域要有新作为,重点领域要有新突破
2021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开局起步之年。在此之前,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已相继对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专门部署。在哪里开局?在哪里起步?如何成势?怎样见效?会议再次给出方向。
——聚焦重点区域。会议分别对极核主干、南北两翼、省级新区、毗邻地区以及县域等重点区域分别作出具体安排。
“新区不能走老路,要加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把创新的活力激发出来。”会议前,绵阳科技城新区刚刚获批设立,绵阳市委书记刘超表示,既非常高兴,又压力巨大。科技城新区的定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和国家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区。
——聚焦重点领域。会议明确,要抓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动川渝重大交通项目出进度、见形象。会议提出包括成达万高铁、汉巴南铁路等一大批要加快建设和尽快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
与会者表示,随着这些项目开工建设,制约四川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将得到极大补齐。
创新驱动寻求新突破
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专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会议提出要集中资源力量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体怎么干?
“平台建设标准要高。”省科技厅厅长刘东表示,目前,全省正在集中优势力量,着眼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通过天府实验室的建设,继续争创国家实验室,瞄准更高目标,汇聚更多资源,产生更大带动。
不少参会代表也提出,争创国家实验室,四川的步伐还要再加快。“按照统一部署,国家实验室每个领域只会布局一个,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谋划推动。”
“协同合作的层次要深。”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赵正文认为,之前,很多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是战略层面的,层次不深,带动就不强。下一步,西南石油大学和四川能投、天府新区等将联合成立新能源研究院,从资本、项目、产业拓展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专注页岩气、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乡村振兴踏上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留出过渡期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乡村振兴新征程已经开启。会议强调,要在农村全面脱贫的基础上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留出过渡期,政策总体保持稳定,扶上马,送一程。
如何衔接?要突出一个稳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建议,对于贫困地区要设置一个衔接的过渡期,不能切换太快,要保持政策的稳定和延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做长期工作的打算。
如何稳?要突出一个新字。与会者认为,稳定不意味着不变,相关政策还要继续完善、健全,巩固什么、拓展什么、衔接什么、振兴什么等,都要做详细研究。
如何稳?要突出一个早字。“明年1月,我们会提出一个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详细方案。”降初透露。
扩大内需有了新打法
投资要突出有效,消费供给要突出精准
会议明确,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如何才能有效?在省经信厅厅长朱家德看来,有效,就是要瞄准重点领域发展中的短板。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充分用好省级资金,重点支持省级新区和“5+1”重点特色园区发展。
扩大内需,不是政府、企业的一厢情愿,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的主动释放。会议明确,要把扩大消费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首先要了解用户需求,给用户画像。”朱家德透露,省经信厅考虑和大数据局合作,开展四川人日常消费习惯的分析研究。然后,以此为根据,引导制造业企业适应需求侧改革,增加社会需求。
“要在丰富和多元上下功夫。”省商务厅副厅长于滨表示,当前,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但消费层次和种类没有匹配。下一步,无论是服务载体的建设,还是拉动线上线下消费手段的升级,目的都是丰富和加大商品供给。
改革开放要达新水平
改革与经济需深度融合,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衡量改革的水平
会上,一条获奖喜讯在参会代表中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改革2020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日前揭晓,四川省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获得唯一省级特别案例。
“下一步,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会议给出明确答案,新的一年,要高水平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推动改革与经济运行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来衡量改革的水平。”这是与会者的一致观点。
“要在联动上下功夫。”讨论中,达州市参会代表带来生动案例。多村合一村,原本只在通川区城郊凤北街道田家塝村种植的青脆李,迅速扩种至紧邻的张金村和插旗山村。
如何联动?“改革先行,招商跟进。”甘孜州州长肖友才透露,当地是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之一,这是改革的成果,下一步,把改革的成果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关键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示范区,分享改革红利。
开放也要高水平。如何高?成都海关关长冉辉说,要加强对接,尤其是要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RECP成员国等,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现瑞 朱雪黎 陈碧红 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