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巨大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将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迅速传遍巴蜀大地,特别是“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在全省广大干部、各界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在坚毅前行的航船上,大家都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今后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四川力量。
发展 拼搏奋进,交出靓丽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10月31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主任郑泉峰谈起五年来的成就难掩激动,五年来铁路港坚持以大通道促大开放,加快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已联接境外55个城市、境内18个城市。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俄罗斯进出口增长尤为突出,分别增长203.9%和42.9%,其重要支撑之一就是成都至波兰的中欧班列开行量增幅明显。郑泉峰说,“接下来,我们将携手重庆共建泛欧泛亚的国际门户枢纽,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近日,冕宁县在成都举行农文旅招商推介会。走文旅融合、生态康养之路,是冕宁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向改革要动力,成效如何?冕宁县委书记谢洋波表示,以冕宁县的旅游业为例,冕宁县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先后创办彝海学术峰会、冬季阳光音乐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品牌。2019年,接待游客4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这让我们做好精品旅游、现代农业、康养度假、稀土开发四篇文章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转型发展中的“重装之都”德阳,“十三五”期间第二产业成绩斐然。去年,德阳市工业增加值跨入千亿大关,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的25.6%,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等一大批“国之重器”诞生。德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锐说,德阳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畅通“双循环”,抢抓逆周期投资,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特别要围绕产业发展、城建交通、公共事业等策划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强与国家和省各重点专项规划的对接,为全方位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攻坚 紧盯重点,持续发力见成效
“布拖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谈到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布拖县委书记沙文打开话匣子,“布拖县是凉山州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地方。全县贫困发生率一度达36%,190个村中163个识别为贫困村。脱贫攻坚战启动前,布拖没有1公里国省道。” 现在,完全变了。沙文说,以农户安全住房举例,2014年以来,全县99.6%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安全住房建设政策,解决了82%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问题。
目前,作为全省仅7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布拖县正接受第三方机构的专项评估检查。“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沙文表示,下一步,布拖县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攻坚,让天更蓝水更清。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第四批8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四川省5个县(市、区)入选。仪陇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宗海介绍,近年来,仪陇围绕环境质量只能更好的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空气质量优良率、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分别达94%和100%。全县37个乡镇、70.5万居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所有场镇及周边农村聚居点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全会指出,“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对这个数据,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同心村种粮大户张明有切身体会。“最近刚收完水稻,今年收成不错,亩产达700公斤左右。”张明说,2008年,他结束在外务工生涯,回乡种粮,种植规模从60亩逐渐发展到现在的500亩。这几年种地不仅有补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还实现全程机械化,“现在种地省时省力,种粮越来越有赚头,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民生凝聚力量,为百姓幸福“加码”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面对这份成绩单,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处长赵鹏飞说,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力度,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社会保险基础越发坚实。
“首先,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赵鹏飞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省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6069万人、951万人、1177万人;2020年,四川省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6连涨”和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五联调”,惠及920余万名退休人员。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谭刚说,近年来,四川省千方百计稳就业保就业,坚定实施稳就业攻坚行动,前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9.64万人。“下一步,四川省将通过持续增加就业岗位、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等举措,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十三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让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实现质的跨越。
目前,西华大学已成为四川重要的人才基地。“办学60年来,已为社会输送27万余名人才,其中,75%的毕业生留在四川。”边慧敏说,下一步,西华大学将更加关注特色和质量,推动学科专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培养更多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
文化产业活起来,百姓生活更精彩。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邱伟介绍,过去5年,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大背景下,集团走出跨界发展新步伐。“我们还将通过不断探索促进产品升级和业态创新,深度参与四川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巴蜀文化。”
(四川日报记者殷鹏 江芸涵 侯冲 刘云飞 陈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