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7月13日,没有鲜花,没有横幅,省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低调成立。这也是四川首次组建省级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今后,农业综合执法将不再是“无牙的老虎”。它的出现,将为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带来什么?
1 为何要设新机构
避免“既当警察也当法官”,解决“缺兵缺饷”尴尬
“以前那样搞,很多人都怀疑我们‘动机不纯’。”谈到另设部门、统筹行使农业农村部门执法权的好处,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来了兴致。
在畜牧兽医等领域执法中,检测检验和最终处罚基本是“同出一门”。“比如,有没有带病(非洲猪瘟)我们要给结论,最后的罚单还是我们开。这不合理。”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作为执法单位,也对“多种角色”苦不堪言,很容易让执法对象产生执法机构“既是警察又是法官”的质疑。这种现象,在种子、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系统同样存在。今后,畜牧站等部门只有检测职能,“怎么处理,那就是综合执法监督局的事了。”
整合职权、扩充人手,则是另设机构后看得见的效益,也是改革的出发点。
富顺县水产渔政中心副主任蒲云峰介绍,他一直面临着“无兵无饷也无枪”的尴尬局面。富顺县渔政执法部门只有一艘执法艇和6名执法队员,其中两人还属于借调人员,而富顺全境可捕捞河段有300多公里,拟退捕渔民上千人、各类民用船只400余条。眼下的改革可谓“瞌睡遇到枕头”,正好可以解决“缺兵缺饷”的尴尬。
“当然改革的另一个时机是,中央部委也在推动相关工作。更重要的是,四川省情实在需要。”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伴随着机构改革,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职权不断扩充。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也面临着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等战略落实落地等问题,对于农业综合执法的力度、强度和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统一的执法队伍,始终困扰着相关部门,“人手、经费不足等问题客观存在。”
2要解决什么难题
执法标准亟待统一,力量和重心必须下沉
首任省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局长牟登育介绍,改革目标是“一个部门一个执法机构,充实执法力量”。此前分散在同级农业农村部门内设机构的兽医兽药、生猪屠宰、动物卫生监督、植物检疫、渔政、农机、农产品质量等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剥离,整合组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特别是,要实现行政监管职能与行政执法职能相对分开,以及行政执法职能与技术检验、检测职能相对分开。
职责清晰了、角色明确了,但新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人多事情多不算啥,标准不同才是大问题。”达州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夏冬介绍,按照当地的设想,新成立的综合执法大队将由此前的渔政部门扩编而成。前者的人员和经费将是后者的三倍有余。但是此前的摸底表明:综合执法机构运行的第一件事,是必须统一执法标准,“比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畜牧、粮油等多个业务处室,大家理解的法律条文不一样,执法标准也就不同。”
牟登育坦言,根据此前中央明确的农业农村部门行政执法目录事项清单,四川省农业综合执法单位拥有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事项共251项。如果算上地方性法规,这个数据将突破300项大关。渠县的问题绝非个案。
“肯定不是弄块牌子、解决人员经费和编制就完事。”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将逐步实现涉农执法条款解释、执行标准的同一化。
如何实现执法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则是第二个难题。
“假农资等案子,是切切实实关乎老百姓利益的,怎么第一时间受理投诉、第一时间介入?”省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人员、设备、经费向县、乡镇倾斜。设置统筹综合执法机构,就是为了节约内部协调成本、提高执法震慑力和维护农户的权益。
3面临首场大考
开展专项行动,防止非洲猪瘟疫情输入扩散
省上要求,年底前,省市县三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人员和经费设备要全部到位。
但是,眼下正在组建的四川省各级涉农综合执法部门已经亮剑。首场大考,是已经启动的全省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打击“百日行动”专项行动,涉及全省每一个县市区。
“防止非洲猪瘟疫情输入、扩散。”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胡向前说,年内完成6000万头生猪出栏任务的意义无需多言。省际高速公路收费站已逐步取消,生猪跨省调运检查监督的难度越来越大。今年以来,四川省已在跨省调运的生猪里发现了6起非洲猪瘟。
“严防死守。”广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在入川关键点位七盘关等地设置常驻检查站,确保入川生猪应检尽检;强化与公安机关对接力度,实现行政、刑事处罚“一个都不少”;配合完善处置预案,确保无证运输生猪和相关产品无害化处理。
“非洲猪瘟‘不输入、不扩散’,也是我们的目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在接下来的专项行动中,四川省涉农综合执法部门机构逐渐到位、人员不断磨合,“边做边改边磨合,在实践中锻炼队伍。”(记者 史晓露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