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记者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采访。四川日报记者 李向雨 摄
核心提示
●防控措施不能减少,要有坚持防控更长时间的思想准备,每个人都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守门人”
●要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到人流比较密集、封闭的环境里,这样才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出院患者要居家隔离两周,可以最大程度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风险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口罩,可直接丢到专门的垃圾桶。最重要的是,丢弃口罩后要洗手
2月12日下午,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举行。发布会上,如何做好科学防护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谈及当前的防控形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沈骥介绍,目前可能仍有隐匿性的输入性病例传入,同时四川产生了一些本地病人,本地病人又在社区、家庭相互传播,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我们的防控措施不能减少,要有坚持防控更长时间的思想准备,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把疫情基本控制住。”沈骥呼吁,每个人都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守门人”或者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
家庭聚集性疫情尤其值得注意
当前,聚集性疫情在多地发生,可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发布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副会长张建新作了详细解答。
“聚集性疫情是指在一个小单元里发生2例以上病例的情况,如一个家庭、一个机关、一个企业、一个小区等。这其中,尤其要关注家庭聚集性疫情。”张建新介绍,目前大概有1000例聚集性疫情,80%以上是因为家庭人员聚集,其中聚在一起打麻将、摆酒席、走亲访友等都是引发家庭聚集性疫情的因素。
“我们要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到人流比较密集、封闭的环境里,尤其不要访亲会友、聚餐、打麻将,这样才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张建新建议。
张建新还建议,如果家里有来自湖北等疫情高发区的人员或与这些人员的密切接触者,要特别注意隔离。如果家庭成员没有这些情况,可以正常生活,但要注意保持卫生,不要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个人卫生用品,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包括餐具、被褥的清洁。他倡导,要改变就餐行为,家里最好使用公筷。
发布会上,沈骥提到另一类需要注意的聚集性疫情。他说,部分企业已复工复产,同事一起在密闭的空间里开会,甚至一起吃工作餐的时候,都要有所防范才是。
出院患者要自觉居家隔离两周
随着出院患者越来越多,不少市民担心,“出院患者仍可能带传染性吗?与这些患者接触需要注意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莉介绍,根据省卫健委已出台的加强新冠病毒肺炎病人出院后管理的相关通知,患者出院后还需居家隔离两周。
“出台这个政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王莉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病毒,还有许多未知的地方,不能确定出院患者绝对不会有病毒排出;对病人进行核酸检测时,有可能会存在标本的采集和检测的误差;即使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肺部病变改善,但是疾病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居家隔离期间,可以充分保障病人休息,有利于疾病康复。
王莉进一步解释,在疾病早期,病变还在上呼吸道,咽拭子检测核酸阳性的可能性比较高,但随着病情进展到肺部,下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更高。因此,即使两次咽拭子检测结果为阴性,还不能说百分之百就是真正的阴性。“根据武汉诊治的经验,出院后居家隔离两周,可以最大程度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风险。”王莉说。
王莉强调,出院患者在居家隔离期间要住单间,与家人都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戴口罩不可“矫枉过正”
口罩应当如何正确选择与佩戴?如何处置废弃口罩?发布会上,张建新表示,在戴口罩这件事上,不可“矫枉过正”。他从“选、用、弃”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来说,我们生活的环境相对来说是风险比较小的,选用一次性的医用口罩或普通的生活口罩就足够了。”张建新介绍,在口罩货源紧张的情况下,自制口罩也是可取的。可以用一些棉布和无毒无害的材料来自制口罩,这类材料还可清洗、消毒和重复使用,不产生浪费。
是不是时时处处都需要戴口罩呢?张建新表示,并非如此。
“刚才我在来发布会的路上,观察到有开着私家车的人也戴了口罩,这毫无必要。”张建新表示,个人独处或在空旷的场地,都没有必要戴口罩;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比较密闭的空间,以及医院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的地方,才有必要戴口罩。
“我还观察到有的人会戴两个口罩,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太科学。”张建新说,“戴上两个口罩后,透气性肯定受到影响,佩戴者就会用力呼吸,这个时候气流可能不是透过口罩而是经过四周进出,反而达不到防护目的。”
口罩不用了怎么扔?张建新说,很多人选择使用焚烧、开水烫等方法,其实都没有必要。“如果在医院使用的口罩,可扔进医疗废弃垃圾桶;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口罩,可直接丢到专门的垃圾桶。最重要的是,丢弃口罩后要洗手。”张建新说。□四川日报记者 任鸿黄大海 范芮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