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四川省法院:警惕!诈骗对象正向中青年转移
发布时间:2019-12-23 09:20 | 来源:四川日报


  12月18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省法院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点和打击情况,同时公布了10件典型案例,共筑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火墙”。

  近两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73件,已审结241件,判处罪犯854人,涉案金额共计19.25亿元,查实涉案被害人11096人,间接受害人逾百万人。

  据介绍,梳理241件审结案件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呈现五大突出特点:

  作案手法隐蔽化智能化。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境外服务器、任意显号软件等,“非接触式”地批量群发短信、群拨电话,诱导被害人向指定账户转汇资金,随后迅速通过网银系统转存,利用自动柜员机多处分散提现,更具迷惑性、隐蔽性。

  犯罪组织集团化产业化。该类犯罪绝大多数系团伙犯罪,采用企业链条化运作、环节化分工、流程化推进模式,实施流水线式的诈骗活动。犯罪团伙动辄几十人、上百人。

  犯罪催生大量黑灰色产业链。跨境作案,境内与境外勾连,从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和提供,到技术设备制造和销售等,相关犯罪利益链越拉越长,催生出大量黑灰色产业链。

  作案目标和对象泛化。犯罪分子往往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向某一号段或者某一地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受害对象由以老年人为主,向使用新媒介的中青年人群转移。

  社会危害巨大。诈骗数额巨大,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更为严重的是引发次生危害后果,有的企业被骗导致停工破产,有的群众被骗走“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等,导致生活工作学业陷入绝境。

  下一步,省法院将继续通过挂牌督办、个案指导、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统一裁判尺度、精准打击犯罪,保证专项案件均能得到高质、高效的审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势头。(刘春华)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紧抓重大发展机遇 全面落实合作协… 30件优秀作品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 乘上“动车”,川黔区域合作驶入“… 贵州·四川经济协同产业合作对接会… 成贵高铁:川黔经济合作的新明星 传承 “摄影锦鲤”:首次打卡贡嘎山 拿… 成渝高铁时刻表12月30日起调整 成…
推荐文章
商务部:外商投资法 实施条例将公… 北部战区总医院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保… 军队首个“科普中国”共建基地通过… 普京:俄中合作是维护世界稳定的最… 河北军地加强司法协作 维护国防利… 欧盟“永久性结构合作”框架下合作… 美空军扩军加速推进 美海军尝试为驱逐舰配备高能激光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