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教育部将控辍保学纳入2019年教育部“奋进之笔”重点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强化精准摸排,加强督导检查。截至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为2020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切实推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取得了实效。但目前我国控辍保学任务依然艰巨,少数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当前我国学生失学辍学的原因是复杂多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涉及学生资助的政策20多项,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仍有5%—1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资助金额难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少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可能。同时,部分家庭由于夫妻关系破裂导致离婚,或婚后重组对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孩子失学辍学。也有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导致孩子因家庭教育缺失产生厌学情绪。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有的父母认为让未成年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忽略了孩子上学的权利,也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机会。部分地区学校质量不佳,导致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虚拟世界,学习成绩跟不上导致失学辍学。
控辍保学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的前提条件。为做好控辍保学,须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省级政府要全面负责本区域内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健全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突出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突破。县级政府要切实履行控辍保学的主体责任,整合教育、扶贫、统战、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力量,建立联控联保机制,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切实防范失学辍学现象的发生。以乡镇为核心,实施“一县一策、一乡一案”,实行“主要领导包乡、联点领导包村、工作人员包人”制度,完善“县长—村主任—组长—家长”和“局长—校长—班主任—教职工”双线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劝返复学责任。学校要建立与完善失学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教师要加强家校联系,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失学辍学学生复学工作。
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金上的需求,学生资助资金要进一步聚焦,避免撒胡椒面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分层分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差的学生要进一步提高资助标准。同时,地方政府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储备金,防止临时因学返贫、因病返贫的贫困家庭子女因贫辍学。针对因家庭原因失学辍学的学生,要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让这部分学生群体逐步走出心理阴霾。学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教育评价方式,提高学校吸引力,从源头上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展体育、艺术等特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采取“互联网+在地化”策略,实施同步互动混合课堂、同步互动专递课堂、基于系统化数字资源的多媒体课堂和有组织的慕课等形式,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
控辍保学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学校校舍等基础设施,保证每一名劝返复学学生“有学上”。对劝返复学学生实行分类施教,采取随班就读、单独教学、送教上门、普职融合等形式,确保每一名劝返复学学生“学得好”。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对经教育仍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监护人,提请司法部门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加强对中小学在校生外出打工的监控,协调有关部门打击阻碍入学、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付卫东)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