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李喆
有需求就有市场。从街头电线杆到网络店铺,办证广告几乎随处可见。在大家印象里,这类办证广告对应的都是假证件。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办证生意里,有些商家声称可以提供“货真价实”的职业资格证(12月5日《法制日报》)。
顾名思义,职业资格证书背后是一种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是对申请人相应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价,是一种评价的证明。这个评价证明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文凭、考试成绩、操作技能等。简言之,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代表着一个人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可以说,职业资格证就是进入职场的一块敲门砖,对有需求的人而言就是金疙瘩。
考取职业资格证,有着一定的流程,申请人理应按照要求申请。申请人本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应手续,提供相应材料,到相应部门去申请,大多需要参加相应的考试。一般情况下,未经过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准入工种(职业)范围内就业。
但是,有些人有着特殊需求,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不惜通过走捷径来获得证书,而这也给所谓的“真证”提供了市场空间。令人惊讶的是,根据记者亲身体验,目前有网店出售的一些职业资格证,根据买家提供的证件编号上网查询,确实能查到这些证件。这就意味着,花钱就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职业资格证。
“真证”可买到,一方面挑战了正常的职业资格制度,尤其是冲击了资格考试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一旦没有真本事的人拿着买来的资格证上岗,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会埋下隐患。不按相关规定、不履行相关程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肯定是违法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售卖“真证”,还是使用这些“真证”,均难逃法律制裁。
这些网售“真证”之所以“真”,无外乎有三种原因:一是内外勾结制证;二是假证假网站;三是攻击官网篡改数据。实际上,无论哪种原因所致,打击网售“真证”并非束手无策。比如,可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及时堵塞存在的安全漏洞,加强内部人员管理等。只要用心去解决,制售“真证”的人定然会绝迹,关键是为与不为的问题。
此外,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管也不容缺失,尤其是当网络平台上出现涉及职业资格证书等业务时,监管部门在核实的基础上更须进行实质审查,不能纵容售卖“真证”行为。申请职业资格证的人应以诚信为本,须靠自己的真本事来获取证书,买来的证书最终必将对职场生涯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