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谨谦)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约谈综合评价较差且发现突出问题的4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所谓约谈是指拥有具体行政职权的机关,通过约谈沟通、学习政策法规、分析讲评等方式,对下级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众所周知,约谈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督政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中央到县市区都曾经因某项工作对从省市到乡镇的地方党政一把手进行约谈,而被约谈者也都承诺将按照规定进行整改。
不过,总有一些疑问和担忧在公众心头挥之不去,约谈能否有效推动地方的整改?它是一场风暴还是能形成长效机制?约谈会不会最终沦为空谈?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通过约谈的方式,的确能让地方党政一把手“红红脸”、“出出汗”,但是“约谈”并不等于“惩罚”。如果约谈只能让人“红脸出汗”,而没有实质性的惩处措施,既不影响职务升迁,也不影响考核评优,这样的约谈显然不能达到目的,最终也只能沦为空谈。
实际上,扶贫是一项很繁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加之现在剩下的都是些“硬骨头”,要啃掉这些“硬骨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充分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攻坚克难,而且还要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因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所谓精准扶贫,就是不能一把抓、一刀切,而是要根据每个村、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脱贫方式,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解决问题出发,通过逐户精准帮扶实现整体脱贫致富,提高巩固率,减少返贫率,坚决做到帮扶一个脱贫一个。
对于脱贫攻坚而言,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无论使用怎样的手段,使贫困群众顺利实现脱贫致富是唯一的标准。所以,为了不让扶贫约谈沦为空谈,就必须要提高扶贫约谈的“含金量”。一方面要实行不同部门、党委和政府共同约谈,不断巩固多级约谈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媒体和公众共同监督的约谈模式,完善约谈后的监督机制。
说到底,约谈虽然是一剂“猛药”,但绝非做好扶贫工作的唯一出路。而这剂猛药能否真正发挥“刮骨疗毒”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能否真正举一反三、持之以恒、真抓实干,另一方面也在于上级部门对那些阳奉阴违者有没有后续手段和反制措施,只有这样的约谈才能真正成为“治病救人”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