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交费,为什么有的费用能自助扫码,有的费用依然只能通过人工窗口交?无论什么原因,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浪费了资源
■“互联网+”不是面子工程,而应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方便生活。“互联网+”,不仅硬件要“+”,软件更要“+”
前几天,我去北京一家医院看病,发现自助挂号机旁多了几台自助交费机,不禁拍手叫好:在医院排队交费最让人烦心,自助机真是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然而,为什么有了自助交费机,交费窗口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呢?我打算试一试。我拿着化验单,用手机扫码,在自助交费机上很快完成了交费。可是到了采血窗口才被告知,200多元的化验费已交,但十几元的材料费还没交,只能通过窗口交。使用自助交费机,一次交费变成两次,很多人觉得麻烦,干脆照旧排队交费。同样都是交费,有的费用能自助扫码,有的费用却依然只能通过人工窗口交。看着一台台少人问津的机器和排着长长队伍的窗口,我心中很不是滋味。
过去就医,常常需要凌晨三四点去挂号窗口排队,坐小板凳蹲守好几个小时,还不一定挂上号。后来,很多医院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只要提前预约,在规定时间到医院窗口就可以排队交费取号。不少医院还安装了自助取号机,提前预约后,到医院的自助机上一扫,手机支付挂号费,挂号单就出来了,十分快捷。
挂号机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便利,交费机咋就成了摆设?通过医院的自助交费机,化验费可以交,材料费交不了,这肯定不是卡在硬件上,而是卡在了软件上。是系统有漏洞?还是化验费和材料费归不同部门收取,有些部门的端口接入了自助机,有些部门没接入?无论什么原因,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浪费了资源。
我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已在全球领先,但仍有很多支付场景有向移动支付升级的潜力,特别是燃气费、医药费等一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机构,自身仍缺少改革支付方式的动力。这些消费场合涉及人数多,交费频次高,若能借助移动支付提升效率,将大大节约社会成本,为百姓生活带来便利。挖掘移动支付的潜力,不仅硬件要跟上,软件更要跟上。也就是说,“互联网+”,硬件要“+”,软件更要“+”。
一方面,软件是指程序设计,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医院的自助交费机,无论收费项目有几个,面向消费者都应合并收取。人们在收费窗口可以一次交清,那么自助机的软件设计也应实现一步到位。自助机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软件设计有漏洞,就应及时维护升级。经常有媒体报道,某地“便民机器”成了摆设,“机器不是开不了机,就是显示错误,相关功能无法使用。”可见,拿自助机摆摆样子的现象并非个案。“互联网+”不应是面子工程,而应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方便生活。
另一方面,软件更指软实力,要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医院的自助交费机,无论所收费用在后台要流向几个不同的部门,医院都应提升内部管理效率,让信息流、钱流转起来,而不该让患者及家属跑得晕头转向。现在,不少公共服务部门都通过窗口整合、电子化办理等手段,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但仍有一些服务部门没有这样的意识,比如在一些地区,水费、电费都接入了手机支付,但燃气费还是要跑到指定银行的机器上交纳,很不方便。
“互联网+”是一个有效降低社会成本的工具,在移动支付领域,我国具有后发优势,发展迅猛,但仍有不少可以提质增效的地方。有的医院认为,医生、检验设备、药品等医疗的核心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用什么支付方式,患者都会来,这些落后观念制约着支付方式变革。如何顺应潮流,加快推广“无现金支付”,不仅是改善就诊体验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现实要求。未来,希望不再有需要排长队交的费,不仅节约社会成本,还能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