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江苏盐城气象局的科普大楼怎么成了饭店宾馆?近日,有盐城市民向《现代快报》反映,十多年前,盐城市气象局规划建设了科普中心楼,可是建成后一直对外出租,俨然成了商业中心。《现代快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情况属实,该大楼已对外出租了10年。盐城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因为改变了规划用途,科普大楼至今办不了产权证(4月21日《现代快报》)。
科普是公益事业,科普大楼是政府划拨的土地,盐城市气象局擅自改变用途,将科普楼对外出租赚取租金,验收肯定过不了关,也拿不到产权证。如果没有产权证,租楼的商家就无法正常经营,自然也不会交纳租金。可见,气象局将科普楼对外出租,惹官司上身,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然而,在笔者看来,“科普楼变宾馆”的背后,远非气象局官司缠身这么简单。
具体来看,气象局将科普楼对外出租,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由此,也暴露出一些基层气象部门存在的弊端。勿庸讳言,目前基层气象部门确实存在职责不明、工作缺位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气象局形同虚设。比如,盐城市气象局将科普楼对外出租,用于创收,令人哗然。从工作职责看,气象局不仅有监测、预报气象的责任,而且也有指导抗灾减灾的职责,更有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的职能。除了自然灾害预测是世界难题未能攻克之外,气象局在指导抗灾减灾、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等方面,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气候预警,尤其是灾难性气候来临前的提前预告及应对,都需要最细致、最深入、最长远的研究。我们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更需要中长期的气候战略。可见,气象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此语境下,盐城市气象局将科普楼对外出租,无异于舍弃了科普责任。
因此,对于“科普楼变宾馆”,不能止于双方打官司,也不能限于将科普楼收回,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查处。同时,这起事件的发生,应引起各地气象部门的重视和反思。我们更应该重视未来气候变化的大趋势,进行气候预测,研究气候变化及其有可能引发的问题;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预测上,要不惜花费重金,做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普及,并有所作为,而不是像盐城市气象局那样,沦为一个收取租金的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