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一张看得懂的病历,既是道德期许,也是制度要求。
一张2016年12月13日的会诊记录单,因为字迹工整清晰,被网友称为“病历界的一股清流”。这张走红网络的会诊记录单,是新疆中医医院呼吸一科医生马红霞手写的。马红霞医生称,因为工作忙碌一直都没注意到自己“红了”,也没觉得自己字写得好,就是比较工整,“将病历写工整是相互尊重,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1月12日澎湃新闻网)。
这张病历被网友称为“病历界的一股清流”,一点也不过分。当你看惯了一些医生所写的病历,正如人们回忆的看病经历,见过的各种字体,狂如“天书”,有些甚至称得上是“鬼画符”,根本没法看懂。看看这份病历,会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病历开始与“天书”挂起钩来。至于为何这样,一般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医生太忙。想想现实中,一些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个病人,连去卫生间都要一路小跑,似乎没有多少时间慢慢写字;第二种解释是利益考虑。在医药一体化的机制下,医生担心患者会拿着病历到外面药房买药,这才故意写出“天书”;第三种解释是免于麻烦,面对许多患者“打破沙锅问到底”,倒不如把病历写潦草一点,患者看不懂自然也问不出,这是一种“源头防控”。
或许追问原因不是最关键的,关键之处在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完全不具有合理性。正如马红霞医生所讲,“将病例写工整是相互尊重,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又如人们所提醒的,万一药房看错了“天书”拿错了药,到时怎么办?又如何进行责任认定?对于患者追问,固然有些麻烦,可站在医者仁心角度,这也是看病的必要程序。仅仅回答一下患者追问,就能一解患者“心病”,完全值得去做。而且,现在强调医药分开,靠药吃饭的日子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时。
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一张看得懂的病历,既是道德自觉,也是制度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明确要求,病历要“文字工整,字迹清晰”;《处方管理办法》也强调,处方书写必须“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对照这样的要求,这份字迹清晰的病历,本应当是常态风景,没有走红的理由。其成为“网红病历”,不仅说明有些医生对于病历规范的意义并不理解,而且说明有关制度并没有落实到位。这也提醒有关方面,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更不能让文件束之高阁,而是应该推动制度真正落实。
事实上,无论医生愿不愿意,“天书”病历终将成为历史。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医院都在推广电子病历,对于医生来说,连字都不用写了,又哪里有机会写“天书”。可是,“天书”病历对应的落后思维,却很难随着技术进步而一去不复返。所有医生都不妨想想,一份普通的病历,仅仅因为字迹清晰,就被网友誉为“病历界的一股清流”,反映着怎样的民意?再想想现实中医患关系经受的挑战,有多少矛盾是不必要的,又有多少和谐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对于医生来说,提供一份规范病历,非不能也,实不愿也,关键就在于马红霞医生所讲的尊重,只要医生真正把患者放在心中,自然可以提供一份规范病历。换句话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妨从工整病历做起。
是医疗服务的尴尬
这样一份仅符合作业规范的病历,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还被称为“病历界的一股清流”,应当说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更是一种医疗服务的尴尬,凸显的是大众降低了对医生职业的要求和期许。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更多的医生书写字迹工整病历、处方,不能只是依靠榜样力量的引导,关键还是要靠制度的倒逼。对于违反规定书写“天书病历”“天书处方”的医生,必须严肃处理,不能轻松放过。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只要是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不妨都使用电子病历,严禁医生手写病历、处方。山东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