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网络谣言研究报告”发布 男性识破谣言能力胜过女性
发布时间:2016-08-02 21:01 |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 张雷)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网新媒体智库联合举办的“自然灾害时期的网络谣言应对与正向传播研讨会”7月29日在京举行。

会议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网新媒体智库联合发布了《2016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以2016年上半年的网络谣言作为研究案例与数据背景,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得出结论。

报告中显示,目前网民获取辟谣信息的渠道依然以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为主,其中男性网民的网络谣言洞察力胜过女性。

社会安全、日常生活等网络谣言数量较多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快速,许多棘手的网络信息治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网络谣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报告》对2016年上半年移动舆论场中的450个谣言案例进行全景式的研究分析,指出网络谣言主要在市一级与全国两个范围内发生并呈现出梯队性与片区性的特点。其中,社会安全、日常生活、交通出行和公共政策类网络谣言数量较多。

通过对2016年一季度移动舆论场中的谣言进行统计,《报告》认为,由于网民对相关政策解读不清晰,媒体疏于把关,加之网民参与公共事务、表达社会心态的愿望强烈,网络谣言在传播时间上以重大节日前后为主,多为封闭式传播平台。而在辟谣力度与处罚措施上,众多谣言中只有少部分谣言及其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或处罚,情节严重并触犯法律者,查处手段包括依法行政拘留、删帖、公开道歉、罚金以及封号等措施。

网络谣言传播有其“遗传性”

其中,《报告》特别分析了网络谣言传播中的自然灾害类网络谣言传播,认为此类网络谣言传播有其“遗传性”与“记忆性”,并对“居庸关长城出现山体滑坡”、“北京西二环严重积水”、“北京大悦城门前积水严重”等舆情事件进行梳理,指出微视频已经成为自然灾害类谣言传播的新形式、新载体,微视频谣言将成为未来舆情应对的重点与难点。

为了解当下网络谣言的现状、谣言传播心理以及影响网络谣言传播与辟谣因素,该报告对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网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网络谣言的存在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六成以上的成年网民经常看到网络谣言。由于底层安全需求凸显认知和接触习惯影响环境认知,社会安全与食药安全类成为占比最大的两种网络谣言类型。

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微信、微博、论坛等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灾区”。但网民获取辟谣信息的渠道依然以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为主,其中男性网民的网络谣言洞察力胜过女性。同时,网民的年龄、学历对网络谣言识别度也有较多的影响,网络谣言辟除行动能力有待提高。

最后,《报告》对新媒体环境中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措施也提出反思与建议。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媒体把关作用,如何有效解决信息发布中“求新求快”与“求真求实”已成为媒体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网络谣言的辟谣工作应从源头解决,这对自媒体运营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避免网路空间成“情绪宣泄”场所,相关负责部门在加强对自媒体平台信息监管的同时,也应引导培养自媒体的自我规范意识,创造良好网络空间。

专家建议:

自然灾害中,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针对自然灾害时期的网络谣言展开讨论,从而为更规范、文明的网络社会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考。

了解谣言变量提高政府公信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以当今舆论场重地微信为切入点,引入谣言公式,指出谣言传播两大重要变量重要性和模糊性,并提及第三代谣言研究结论中的心理学变量社会焦虑度。针对网络谣言的应对,匡教授提出两点,一是公开信息,提高社会透明度;二是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这是应对网络谣言和网络舆情的根本方法。

重建话语秩序引导正向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教授蔡静梳理了谣言研究的脉络,并谈及了谣言应对的正向引导。蔡教授表示在舆情发布和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不可逆转变化的今天,要想在自然灾害事件传播中,看到更多真实的正能量报道,就要求在复杂的网络空间里,重新规定或重建话语秩序,使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从官方代表到意见领袖到普通民众,都在网络空间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完整的信息传递秩序贯通整个社会,为实现正向传播提供更大可能性。

获知谣言滋生原因发挥媒体舆论场作用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刘鹏飞从小角度切入,借用传播学理论指出,从信源信道到编码解码,各个环节都会出现噪音,以此说明谣言易滋生的原因。此外,他认为,“媒体应成为社会舆论的压舱石,网络纷乱信息的过滤器”,这要求媒体在纷乱的互联网舆论场当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对舆论进行正向引导,引导网民抵制网络谣言,提升媒介素养,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央广时评:娱乐必须有底线 网评:过硬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政法工… 强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问责问效 防范骗提公积金须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评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法工… 纠正跑偏的师生关系 民主生活会岂能有“怕”的心理 请封存那些沦为“美颜神器”的雾炮…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