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青杠坝村,村前河水清澈碧绿,村后绿树葱葱。“通过生态修复保护专项整治,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村庄变得更美,旅游生意越来越红火了。”青杠坝村村民张廷举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这是该市纪委监委紧盯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禁渔禁捕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效之一。
旅游产业是贵州发展的杠杆和重要引擎,贵州“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第一职责,紧盯旅游产业化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加快形成贵州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今年以来,贵州注重发挥巡视巡察联系群众纽带功能,聚焦旅游发展“中梗阻”,精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之前像一座封闭在深山里的孤岛,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都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十二届省委巡视发现大歹村存在的问题后,省纪委监委坚持督战结合,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当地党委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如今,大歹村从山区变景区,旅游公路、乡愁驿站、禾仓民宿等十余项旅游配套设施相继建成,依托苗绣、苗歌、苗俗庆典等苗族特色资源发展的旅游产业初具规模,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与此同时,贵州还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严肃追责问责,持续放大震慑效应。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抓住“明责、定责、追责”环节,以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健全完善从制度明责、清单定责到督责、追责的责任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抓好整改,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产业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该州万峰湖景区内网箱养鱼无序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严肃问责的同时,督促主责部门部署开展“清源、清网、清岸、清违”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以绿色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发展为重点的增收“共享行动”,带领沿湖群众走上“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本报记者 尹琦琦 通讯员 陈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