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罗琴)退休13年来,她原本可以“闲”下来安享退休生活,却毅然进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挥几十年司法工作的专业特长,向辖区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常年奔波在各个中小学、社区之间。
她热爱法律工作,每一次都结合社会热点,手写讲座发言稿,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向未成年人、社区群众等普法讲法。她热心帮扶未成年人,和“问题少年”交朋友,代联系不上父母的违法未成年人出庭,维护他们的权益。
她就是今年62岁的新都好人“陈玉芳”,从新都司法局局长的位置退休后,她成为新都“五老”志愿者,在新都关工委一干就是13年,如今是16所学校、6家单位的法律雇员,每年要开展10余场讲座,奔波在各类未成年人纠纷协调案件中。
家中手写讲稿堆满一书柜
她擅用案例普法
最近一周,陈玉芳终于闲下来了。因为医生逼着她住进了医院,还警告她“再不来住院,你这耳朵以后就啥也听不见了”。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她就感觉耳心疼。忙着手头的关工委工作,忙着各类普法讲座,忙着协调这里那里的未成年人案件纠纷,一不小心就把病情拖严重了。
上午输液,下午检查,就这样陈玉芳还央求医生每天都让她自由活动半天。陈玉芳实在是闲不下来,老伴生气地说她“干着关工委的工作,比年轻时还忙,都是个老太婆了,别太拼了。”陈玉芳也乐呵呵地不吭声。
11月24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在陈玉芳的家中见到了她。穿着雪青色的棉衣,陈玉芳笑眯眯的脸上看不出她真实的年龄。扬了扬手腕上的住院条,陈玉芳说“你看,62啦,转眼都工作40多年了。”
1974年,陈玉芳高中毕业,后来到了新都检察院工作,1981年调入新都司法局,一直到2003年从司法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她这辈子都在和法律打交道。没想到,退休后,还是离不开法律工作。
看中了她的特长,新都关工委盛情邀请她,在法制、关爱、维权专委会工作。为此,陈玉芳开始了常年的写稿备案工作。她喜欢结合最近的社会热点,像辖区的未成年人和各类群众普法讲法。为此,她常常深夜伏在书桌前写作,一字一句,写完了一个个笔记本,最后,整整一个书柜都挤满了她10余年来一字一句写下的笔记本。
“比如,反家暴法今年3月1日施行后,我就专门准备了相关生动案例,让大家了解哪些行为算是触犯了反家暴法,”陈玉芳说,普法讲座最忌讳枯燥,需要引起听众兴趣也需要互动,她经常创新形式,让这项进行了10多年的工作,对自己来说充满挑战,对听众来说,充满兴趣听得进去。
和叛逆期初中生交朋友
她让无数个少年走上正途
陈玉芳的这些本事,一方面靠的是她的专业过硬,另一方面离不开她的性格。正如她的微信名称“乐呵呵”,陈玉芳给人的印象就是乐呵呵,让人愿意亲近。她说,做未成年人的工作需要和他们交朋友,不摆长者架子,真诚倾听,平等交流。
陈玉芳回忆,过去13年,她接触了太多所谓的“问题少年”,其实这些少年的问题本源很多来源于家庭、环境。她举了个案例,一个初中男生因为早恋问题,携带刀具到学校和情敌争风吃醋,还差点用刀具砍伤同学。此事发生后,学校联系到了新都关工委,陈玉芳成为这名问题少年的帮扶老师。
为了走近少年的心,陈玉芳定期探访少年,倾听他的烦恼和恐惧,和他一起在学校操场散步,分享自己的经历,渐渐的男孩对她敞开了心扉,人也开朗了,后来男孩转校后仍和陈玉芳保持联系,如今男孩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喜欢音乐,发展了打架子鼓的兴趣,让陈玉芳很是欣慰。
“其实,很多孩子本质不坏,只是在成长的路上缺乏引导没得到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渐渐误入歧途。”陈玉芳说,因为常年和未成年人大交道,她心态上也变得年轻。日常繁忙的工作状态,也让她的生活充实。
其实,除了和问题少年们交朋友,陈玉芳还需要经常扮演“问题少年”的父母。作为新都关工委的一员,她常常需要前往看守所,为那些联系不上父母的新都籍少年犯罪嫌疑人出庭,维护他们的权益,常常颠簸数小时赶去,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就得上庭。对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这并不是轻松得事,但陈玉芳坚持了10来年。
陈玉芳说,她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突出,其实新都还有很多“五老”志愿者干得工作更多更辛苦,“我只是新都1万8千名五老志愿者的一分子,正是有了他们,新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才能开展地如此好,也挽救和帮助了更多的未成年人,引导他们走向人生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