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志愿者11年连女儿对知名文物也如数家珍
记者张丛博文李康摄影
本报讯昨天中午,河南博物院西配楼“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展厅内,没有外面天气的燥热,沉静的青铜器、甲骨文等展物中间,游客挪着脚步,专注倾听着党员志愿者冯勇的讲解。他语速不紧不慢,却让大家坐上时光飞船穿越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
37岁的冯勇是省直党校主讲法治的讲师,中午趁着休息时间赶来做志愿服务。算起来,从单位到河南博物院这条约七百米的“两点一线”,他走了11年,最初做志愿者时刚工作尚未结婚生子,如今女儿已经上小学二年级。
女儿从两三岁开始,就常随父亲到博物院,以至于有次孩子被问起来爸爸是做什么工作时,她脱口而出:“我爸爸是志愿者!”乐得冯勇一阵大笑。因耳濡目染,女儿谈起博物院的知名文物如数家珍。
冯勇的微博头像是一个石辟邪图片,这也是他最早与博物院结缘的“信物”。1998年,上大学时他第一次来博物院参观,一待就是六个小时,痴迷得连中午饭都没吃,感叹“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他惊讶的是,西汉展厅里一件石辟邪文物他看着很眼熟,听讲解员一说原来出土于许昌,正是自己上小学时一路之隔的老许昌博物馆院里的文物,当时卧在杂草丛中,他和小伙伴还骑在上边玩过。
文物逐渐受到珍视让冯勇感慨万千,也萌生了想为此做点事情的念头。2005年,博物院进行陈列调整向社会征求意见,冯勇带着两页建议书参加了公众座谈会,在一位志愿者大姐的提议下,报名入选为志愿者。
“志愿服务给了我除家庭、工作之外的另一片天空,让我有很多新的人生体验。”在博物院志愿者之家荣誉架上,珍藏着三张冯勇获得的证书:省第六届讲解员大赛志愿者组一等奖、第二届河南省金牌志愿者、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宣讲大赛志愿者组三等奖。
现在,冯勇还是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副秘书长,负责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微博运作。尽管没有加V认证,但粉丝已经超过六千人。
冯勇认为,志愿者讲解员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导览,让观众不再走马观花,而是进入背后博大丰富的世界。他最不希望听到游客询问某一件文物值多少钱,“因为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其独特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要当做无价之宝对待”。
在展厅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位年轻志愿者迫不及待地把冯勇拉到一边,请教起最新的“九大镇院之宝”解说词,这周日他们要为新一批志愿者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