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阿布列林·阿不列孜要到惠康园社区进行法律宣讲,家住新疆哈密陶家宫马场一队的早热古丽一早便赶了过来,妹妹离婚、弟弟土地纠纷、家庭借款等,她有好多法律问题要咨询。今年67岁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是新疆哈密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这个昔日有着“铁案法官”称号的维吾尔族大叔,退休6年多来发挥余热,成了“法援达人”,免费进行法律宣讲和咨询,帮助了很多人。在哈密采访期间,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阿布列林”。2016年,阿布列林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并成为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陶维洲
只要有需要,法律服务送上门
前不久,现代快报记者赶到哈密,见到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他刚搬了新家,记者有幸成为首批访客。阿布列林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自己的新居,还拿出馕饼、葡萄干、大枣等新疆特产招待记者,完全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新疆大叔形象,和铁面无私的“铁案法官”似乎完全不沾边。
直到阿布列林接了一个电话,他瞬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严肃地向对方解释法律问题。原来,这是一个咨询电话。在采访的半天时间里,这样的电话阿布列林接了十来个。“自从成了惠康园社区的义务法律宣传员,就经常接到咨询电话,说明老百姓对法律的需求还是很多的。”阿布列林笑着说。
当天,因为一个群众的法律问题在电话里说不清,阿布列林决定上门去。记者了解到,成为义务法律宣传员后,阿布列林经常将法律服务送上门。“凡是居民需要的,我都会尽量满足。”阿布列林说。
法院院长和农民工成了朋友
咨询者是阿布列林一位汉族朋友张宏奎的朋友。“我要感谢阿布列林院长。”这是见到现代快报记者时,张宏奎说的第一句话。
1998年,刚进城务工的张宏奎在哈密给一个理发店搞装修,活干完了,老板却赖账,张宏奎无奈起诉到哈密市法院。当时阿布列林是法院院长,与张宏奎素不相识的他听闻此事,亲自过问,追回了张宏奎的血汗钱。听说张宏奎经济困难,两个孩子因没有本地户口每年仅借读费就要2000元,阿布列林又帮忙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
一个法院院长和农民工成了好朋友,当年在哈密传为佳话。而像张宏奎这样的汉族朋友,阿布列林还有很多。
义务普法化解矛盾
在详细解释了张宏奎朋友的问题后,阿布列林又赶到惠康园社区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接待其他需要法律咨询的居民。
成立于2010年4月的惠康园社区是哈密市较大的社区之一,住着6000多人,有多个民族的居民在此居住。由于一些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社区成立之初的几年里,邻里之间矛盾较多。2013年3月开始,退休后的阿布列林成为这里的义务法律宣传员,定期给居民讲解法律知识、接受法律咨询。阿布列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解,给居民们提供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法律知识,提高了居民们的法律意识。
惠康园社区主任刘翠莲介绍,在阿布列林的帮助下,2015年5月,惠康园社区被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一生践行焦裕禄精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阿布列林当过农民,当过工人,后来又进入政法系统,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在哈密市检察院、法院工作的31年中,阿布列林办理了近千件案件,件件是铁案。所以,他被誉为“铁案法官”。
而说起自己这么做的原因,阿布列林说,因为自己心中有个偶像,就是焦裕禄。他要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做焦裕禄的好学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1968年,得知焦裕禄的事迹后,年仅17岁的阿布列林和同学去兰考吊唁了焦裕禄,并和焦裕禄家人合影。这次兰考之行,让他决定用一生去践行焦裕禄精神。而那张和焦裕禄家人的合影,至今仍放在他家的显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