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一座崇德向善的温暖之城;志愿服务,一座城市文明风尚的新标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折射出这座城市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社会文明。
队伍建设专业化
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有事跟我们的志愿者说就行,亲得像家人一样!”说起由各行业爱心人士组成的曲阜市志愿者协会,村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太感谢这些师傅们了!我们老年人出门理发不方便,今天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理发,真是太好啦!”老人们对义剪师傅们竖起大拇指。“我弄啥样的好看?”“这里能不能再理短一些。”这些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的志愿者,精心为他们剪出最心仪的发型;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们更是充满耐心,上前主动搀扶,让老人享受到最为贴心的服务。
“爱心义剪”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曲阜市志愿者协会的品牌项目之一,而团队设置的8个分会12个服务队,也在常态化地开展阳光助学、爱心助残、夕阳扶老、无偿献血、低碳环保、文化下乡等各项服务。
近年来,曲阜市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基地,百余个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统筹运转、协同发力,2万余人的57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活动2.6万余场次,涌现出张树亮、曲阜市志愿者协会、鲁城街道古城社区等一大批省市级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
服务项目精品化
助推活动精准落实
前不久,曲阜市水滴公益志愿服务队队员孔艳和几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提着一个个“盲盒”,有说有笑地离开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这些‘盲盒’不是买来的,是我们刚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来的”。孔艳言语间难掩兴奋与激动,“你看,我扫码登陆账号就能看到积分,4020分就说明我的服务时长是402小时,然后就能在商城选择对应积分的商品。”在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体机里摆放着一个个包装相同的“盲盒”,让人在明知礼品种类的情况下,依然有惊喜感。
“过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难以进行规范记录,现在登录云平台查看,志愿者服务时长、参加了哪些项目,一目了然。”据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曲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由电脑端、移动端组成,市民或团体可以通过文明实践APP或微信小程序自行报名注册,注册成功后即可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查询服务时间、兑换相应商品。除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心以外,曲阜市还在武家村、宫家村、鲁源新村、钱家村、北元疃村等5个村配备了志愿服务一体机,以线上积分兑换的方式实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回馈。
为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曲阜市还积极探索“线上精准对接”模式。打开云平台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志愿服务团体发布的爱心义剪、文艺演出、法律援助、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项目,每个项目都详细介绍了服务内容、可预约的时间及接单情况,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可根据需求线上点单,这种“指尖一点、志愿服务到身边”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志愿服务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多贡献就能多回报,有了积分兑换的鼓励政策,我们参加志愿服务也更有劲头啦!”孔艳说。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主要活动方式,如何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形成特色化、常态化、社会化的志愿服务品牌一直是曲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曲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介绍,曲阜市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志愿服务积分模式,构筑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爱心链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久长效。
实践活动专业化
涵育时代向善之风
小雪街道武家村历来就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被称作“孝和之村”。近年来,伴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武家村以“孝善文化”为原点,通过一系列志愿活动、实践项目,让孝善文化得以深化和升华。
“相约黎明”就是武家村根据老年人特点推出的一项关怀、服务老人的“特色品牌”。
清晨的第一缕暖阳照进了村民马西英的家里,在干净利落的小院中,老人冲了碗鸡蛋茶,哼起一曲《南泥湾》,等着“大侄女”蒋凤来“絮叨”两句家常。对老人而言,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这场和太阳一起到来的“黎明之约”。
马西英今年74岁,由于老伴儿去世早,儿女又常年不在身边,被村委列入独居老人“相约黎明”服务对象。“大侄女”蒋凤是村里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相约黎明”志愿者队伍里的一员。她们之间有个约定:每天清晨7点在老人家中见个面。
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最怕家中老人夜间突发疾病,武家村就依托实践站创新推出“相约黎明”志愿服务,由志愿者每天清晨到老人家上门问候。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村里的7名党员和志愿者组成了专职服务队,每个人包保3到4位独居老人,一举解决了在外子女的后顾之忧。
黎明之约是武家村党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共同承诺,他们每天践行着和老人们在黎明时分的“约会”。曲阜市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深入开展文明实践“十大行动”。
“相约黎明”关爱老人,弘扬孝老爱老传统美德;“能工巧匠传承”变输血为造血,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民法典进万家”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保障百姓合法权益……一系列活动培育了“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推动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目前已涌现出培育新时代好家风的“母子传承国学”、弘扬中华孝道的“孝贤节”、帮助贫困户稳步增收的“扶贫大棚”等志愿服务新举措50余个。
志愿服务走进乡村
道德浸润城市兴。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千千万万志愿者,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当“志”和“愿”隐含的两个“心”靠近时,便迸发出城市中最温暖的力量。在道德之花的浸润下,曲阜市涌现各类先进典型1.2万余人,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层出不穷的“曲阜好人”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优秀品格融入城市血脉,滋养着这座崇德向善之城。
(东岳客)